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loud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贯穿在其整个思想体系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之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系统整理和研究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七大部分对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论述研究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重大意义、研究的概况、方法、重点、难点和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其演变轨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西方资产阶级关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关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观点是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丰富和发展。第三部分论述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来龙去脉。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总结古今中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领导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违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现象和问题,决定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一方针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四部分阐述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功能和技术革命的观点。毛泽东认为,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现象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科学才是真正的学问,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开展技术革命,打好科学技术的仗。第五部分论述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等方面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对于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的一概排斥,或者不加分析的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优秀科学、技术和文化都要学习,但是要结合本国的特色进行学习,坚持吸收与批判的态度。第六部分论述毛泽东对科学与政治关系的认识。科学技术必须与政治相结合,为政治服务,这是毛泽东一贯坚持从未放弃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强调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是无可厚非的,这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毛泽东有时太过于强调政治,这就使科学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政治的附属品。第七部分评析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价值。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科学技术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和他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重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极大地改变土壤原有的环境结构和状态,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全面地研究和衡量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所创造的效用是工业行
<正> 为了总结交流经验,推动翻译研究,进一步搞好法律翻译工作,本文就法律翻译的标准和方法以及法律翻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诸位同行。
本文从受教育者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法,探索完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应对之策。笔者在对武汉地区十四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基础,分析了影响目前高校会计专
一个企业的存在、生存与发展,都是以订单为主线条的,作为订单的跟进者,跟单员的工作跨越了一个企业运作体系的每一个环节。跟单员是联系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纽带,是各企业开展各
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经济发展不足与落后造成的金融有效需求不足,而农村金融供给结构问题又反过
采用数学学习态度问卷对5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性别、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主效应显著,性别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中国文学在近现代的变化是显见的,而对它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传统的断裂和古今的延续两类意见的异议。这样的争执,在回溯既往历史时并不鲜见。我们或许不妨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正> 第六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简称"住博会")于2007年11月15日—18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住博会由建设部主办,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
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加之农村社会的快速转型在大大降低了传统养老方式有效性的同时,也使农村的养老保障需求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现阶段国家尚不具备建立全面的政府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