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择蛹虫草固体培养基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酶法对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得到的蛹虫草基质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系统的研究了乙酰化的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功能性。1.采用超声波-酶法提取蛹虫草培养基多糖,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RSM)设计优化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的四因素回归模型。确定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9%,酶解处理1.1h,在50℃下超声处理41mmin。在最佳条件下,蛹虫草多糖得率为25.45%,和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多糖的得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以蛋白清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分别比较sevag法、TCA法、活性炭法以及酶法清除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效果,通过比较选出最有效的除蛋白方法;并进一步将除蛋白的多糖经DEAE-cellulose52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化的蛹虫草培养基多糖(CMRP-1),采用紫外光谱法以及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鉴定其纯度,结果表明:sevag法的除蛋白效果最好,CMRP-1是均一的多糖。3.以甲酰胺为溶剂,乙酸酐为酰化剂,DMF为催化剂,对CMRP-1进行化学修饰;并测定修饰化前后CMRP-1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乙酰化CMRP-1的取代度为0.468,并且经红外光谱表征证明多糖已成功乙酰化,且乙酰化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CMRP-1,且接近于抗坏血酸。4.进一步研究了乙酰化CMRP-1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50%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脱臼处死后取血液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甘油三酯(TG)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脏、脾脏和胸腺计算其系数,并制备肝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舌力、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50(mg/kg)乙酰化CMRP-1组的脾脏指数、血浆中SOD活力、TG含量、ALT、AST活性以及肝组织中SOD活力、GSH-PX活力、MDA、 GSH含量与模型组各水平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150(mg/kg)乙酰化CMRP-1组的各项指标都接近于正常水平;且150(mg/kg)乙酰化CMRP-1组的脾脏指数、血浆中ALT、AST活性以及肝组织中SOD活力、GSH-PX活力、GSH含量都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另外,300(mg/kg)乙酰化CMRP-1组和600(mg/kg)乙酰化CMRP-1组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并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猜测与乙酰化CMRP-1的剂量有关。结果表明,150(mg/kg)乙酰化CMRP-1对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