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于我院胸外科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医药干预下的特定环境下,这类患者人群的围术期临床特点,及中医药对围术期的干预治疗是否存在的优势。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胸外科2013年01月-2016年2月收治的以重症肌无力为第一诊断,并在我院完成完整胸腺切除术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2.分别通过以下条件进行分组:术前长期服用中药与否、术前长期服用激素与否、术前的MGFA分型、病程长度、性别、术后病理类型等,进而比较不同分组患者术后的危象率、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3.选取同时期的西医院进行性别组成、年龄、病程、胸腺瘤比例、术后气管插管时间、重复插管率及危象率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纳入患者67例,男性:19例,女性48例;年龄13-69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1月至30年,平均57.4月;术前根据MGFA分型方法:Ⅰ型17例,Ⅱa型11例,Ⅱb型16例,Ⅲa型3例,Ⅲb型14例,Ⅳa型1例,Ⅳb型3例,Ⅴ型2例,术后病理提示:15例合并胸腺瘤,49例胸腺增生,3例正常;19例术前有其它合并症,7例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2例术前带胃管手术,2例术前带气管插管手术。5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4例需要重复进行气管插管,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使用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及血浆置换;中医药干预治疗下的行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同时期的纯西医治疗相比,术后危象率更低(P<0.05);术后气管插管时间≤6小时的患者比例更大(P<0.05);术前长期服用中药组与术前未服中药组间在危象率、术后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未长期服用激素组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长期服用激素组(P<0.05);患者术前长期服用激素时间与住院费用、胃管留置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是否危象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监护时间呈正相关(P<0.05),即患者服用激素时间越长,导致术后在监护室停留时间天数越长;在长期服用中药及未服中药组下各建立是否长期服用激素亚组,四个亚组进行横向比较,中药+非激素组在监护室停留时间及费用方面更少(P<0.05),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分型低的组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均优于分型高的组(P<0.05);不同术前分型在术前是否使用激素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分型越高的患者越倾向使用激素。不同术前分型在术前是否服用中药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长度的患者在术前是否服用中药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病程越长的患者越趋向服用中药;不同病程长度的患者在术前是否使用激素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病理提示是否合并胸腺瘤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患者在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男性优于女性,在住院费用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行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危象发生率。在围术期中医药干预的大环境下,病程越长的患者越倾向于服用中药,男性患者在术后恢复速度优于女性,患者术后恢复的快慢与术前分型的高低具有一致性,即分型越高恢复越慢,术前未服用激素并且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术后的恢复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