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人参乌梅汤调控腹泻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研究加味人参乌梅汤对腹泻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加味人参乌梅汤益气生津止泻的效应机制。方法:选取48只4周龄SD大鼠适应性喂养2d,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余36只进行造模,参考文献采用苦寒泻下、劳倦力竭、饥饱失常的复合因素造模,予30%番泻叶灌胃,1h后置于水箱中负重游泳至力竭,捞出烘干,日1次,持续14d。参考文献评价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灌胃,中药组予加味人参乌梅汤灌胃,1次/d,期间观察给药过程中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干预7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材送检。⑴取结肠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形态。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电解质(Na+、K+、CL-、Ca2+)、D-Lactate、DAO的血清浓度。⑶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Occludin、Claudin-1、ZO-1的表达水平。⑷结肠内容物宏基因组测序:按样品DNA提取、建库测序、数据质控、物种注释与差异物种分析、基因集构建与差异基因分析、功能注释分析等流程。⑸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按代谢物提取、鉴定流程进行主成分、偏最小二乘法等分析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信息。⑹差异代谢物验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LTB4、Calcitriol、Taurine、Cortisone血清水平。结果:⑴效应指标:(1)腹泻情况:造模2周时大鼠腹泻症状明显,稀便率(90.02±3.59)%,腹泻指数(2.03±0.21),药物干预1周后中、西药组的大鼠稀便率和腹泻指数较造模2周及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1)。(2)结肠病理形态:模型组、西药组黏膜固有层水肿、细胞排列稀疏,透光度增强,肠腺萎缩和间质炎性细胞增多;中药组仅表现黏膜轻微水肿、炎性细胞轻微增多。(3)血清电解质:模型组Na+、K+、CL-、Ga2+水平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Na+、K+、Ga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而西药组无明显改善(P>0.05),且中药组改善Ga2+水平优于西药组(P<0.05)。(4)结肠损伤指标:模型组D-Lactate、DAO水平较空白组显著上升(P<0.01),中、西药均能显著降低DAO水平(P<0.01),而中药改善D-Lactate水平优于西药治疗。(5)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模型组Occludin、Claudin-1、ZO-1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显著下调(P<0.01),中、西药均能显著上调Claudin-1、ZO-1表达水平(P<0.01),而中药上调Occludin、ZO-1表达水平优于西药治疗(P<0.05)。⑵宏基因组学:(1)菌群物种OTU相对丰度:模型组菌群物种OTU数量明显下降(P<0.05);中、西药组菌群物种OTU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2)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及差异:门水平上,模型组厚壁菌门增加,拟杆菌门、疣微菌门显著减少;中、西药组拟杆菌门显著增加,厚壁菌门显著下降,中药组疣微菌门较前增加。纲水平上,模型组梭菌纲、杆菌纲增加,拟杆菌纲减少;中、西药组杆菌纲明显减少,拟杆菌纲显著增加。属水平上,模型组中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减少,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中、西药组拟杆菌属显著增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减少。(3)物种聚类分析:属、种水平上,中药组拟杆菌门、拟杆菌属、厚壁菌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4)菌群功能丰度及差异:KO聚类分析:中、西药组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能量代谢及多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消化系统功能注释显著高于模型组,中药组在能量、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谢以及膜转运聚类分析度高于西药组。egg NOG功能注释:中药组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运输和分解代谢、能量产生和转换、转录、氨基酸运输和代谢、信号转导机制和核苷酸运输和代谢显著高于西药组。CAZy功能注释:中、西药组在CBMs、GTs、GHs和CEs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中药组CBMs、GTs明显高于西药组。⑶非靶向代谢组学:(1)差异代谢物:与模型组比较,磷酸、Taurine、LTB4、Calcitriol是中、西药组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Cortisone是西药组与模型组间的主要差异代谢物。(2)差异代谢通路信息:与模型组比较,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丙酸、果糖、甘露糖、氨基酸的代谢为中、西药组主要差异代谢通路信息,其中PPARs为西药组差异代谢通路,c AMP/PKA为中药组的差异代谢通路。(3)差异代谢物验证:模型组Calcitriol、Taurine、Cortisone血清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中、西药均能著提高LTB4、Calcitrio、Taurinel血清水平(P<0.01),中药在改善LTB4、Calcitrio代谢水平明显优于西药治疗(P<0.05),而西药可有效改善Cortisone代谢水平(P<0.01)。结论:1.加味人参乌梅汤对腹泻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益气生津止泻效应。2.加味人参乌梅汤可有效调控腹泻模型大鼠肠道菌群门、纲、属水平上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杆菌纲、拟杆菌纲、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和属、种水平上的功能菌群拟杆菌门、拟杆菌属、厚壁菌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物种间的聚类,并通过功能菌群对宿主能量、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代谢和转运的调控而发挥益气生津止泻效应。3.加味人参乌梅汤对腹泻模型大鼠血清差异代谢物磷酸、甲基丙二酸、D-甘露糖6-磷酸、LTB4、Calcitriol、Taurine、二十碳五烯酸具有良性调控作用,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丙酸、果糖、甘露糖、氨基酸的代谢是其主要的差异代谢通路信息,而PPARs、c AMP/PKA是关键差异代谢通路信息。4.SCFAs可能是加味人参乌梅汤调控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交互共变效应的主要产物,其功能的发挥有可能是加味人参乌梅汤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发挥益气生津止泻效应的主要环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以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为目标疾病,探索雅连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并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以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大鼠为研究对象,对雅连凝胶剂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的疗效及机制进行探索评价;同时,证之临床,验证雅连凝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的安全性及效果,以期填补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中药外用药物的空白。方法:1.雅连凝胶剂的制备:探索雅连浓缩液的提取方
目的:1.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现有中药灌肠治疗CKD的用药特点及规律,并结合CKD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创立灌肠新方;2.基于“肠-肾轴”理论,观察灌肠新方对CKD3~5期非透析患者肠道机械屏障、微炎症状态等指标的影响,评价该方治疗CKD的潜在疗效性及安全性;3.观察灌肠新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的干预效果,研究该方保护肠道机械屏障的机制。方法:1.数据挖掘。利用中国知网、维普网、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