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以来,“民工潮”大规模跨区流动及“回流”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本文针对农民工的这种动态演变分别从农民工的形成及分化过程予以考察,通过农民工动态流动就业的数量、结构特点、流动趋势等方面的说明,阐述了农民工动态流动的形态;然后基于对农民工动态演变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揭示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刚性对我国农民工动态演变的约束、农民工动态演变中的正、负效应,以及农民工动态流动所带来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空心村”和农民工动态流动中存在的不合理性问题;最后,为促进我国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提出从制度建设(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组织创新、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可行性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农民工动态演变特点。本章在对农民工内涵及分化的表现形态介绍基础上,通过阐述农民工动态流动就业的数量、结构和流动趋势,以揭示农民工动态演变的具体特点。第三章、农民工动态演变机制分析。本章通过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动态流动原因的微观比较,揭示了农民工产生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工动态演变所带来的正、负经济效应。第四章、农民工动态演变的社会问题。本章在对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空心村”问题梳理基础上,揭示了农民工动态流动中存在的不合理性。第五章、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对策建议。本章具体阐述了为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应加强制度建设(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组织创新、社区建设等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