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理念下的广州24小时自助图书馆优化设计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化时代,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一种服务网点的形式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做到了“送服务上门”。如今紧凑的生活节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标配,因此获得书本的便捷性成为现代人能否进行阅读的一个重要参照,而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出现以及应用,通过其自助服务和贴近用户生活这两大特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质量直接决定其在城市市民中的接受度。本课题研究广州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及用户体验,运用服务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新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并对具体的触点进行设计以服务设计相关理论为基础,制定服务设计理念应用于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设计流程框架及设计工具。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广州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进行综述。再通过问卷调研、用户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挖掘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流程及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借助服务设计工具建立典型角色模型,并绘制用户旅程图从中挖掘用户需求,输出设计优化后的广州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蓝图,并指导下一步产品层面的设计实践。再次,通过服务蓝图对用户触点进行总结归纳,在设计实践上对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服务机终端界面、24小时自助图书馆微空间、移动端微信服务号等四个方向展开设计。设计方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升用户在服务流程中的体验:1.提升用户服务前的体验,通过增加移动端服务号这个数字触点,让用户前往24小时自助图书馆网点之前,提前了解网点运行情况、所在位置、书目种类等内容,提升借书效率,完善服务流程。2.对自助服务机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书的存储数量,重新设计了借还书交互方式,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选书看书。3.对24小时自助图书馆空间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布局,分为选书区域、休息阅读区域、自助操作区域、预约取书区域四个区域。4.增加了预约取书功能,让用户可以从广图中选书,配送到离用户最近的网点,用户前往取书即可。课题最后以用户服务情境的形式将产品串联起来,更好的突出设计优化后与设计优化前的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差异。最后通过满意度评估问卷,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经济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形态各异、平面不对称凹凸不规则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建筑功能的需求常常设计成大跨度空间结构,并且受使用条件等要求所限,并未能按现行规范要求的间距设置足够的伸缩缝而形成超长结构。超长结构与大跨度结构已成为结构设计工作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这给结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专家学者对超长大跨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未提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解决方
随着自动化、集成化制造设备的普及,以及产品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契合度和响应速率成为影响客户选择的重要指标,以客户为中心的客制化生产模式在以定制型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多个制造场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客制化生产模式能满足高个性化需求场景下的快速响应的要求,但也意味着需要面临来自市场需求不可预测、订单高度差异化及大规模订单等多重挑战。对此,不仅需要对诸如加工设备、运输设备等车间硬件进行柔性化处理,还需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居家养老和养老院是目前为老人服务的主要方式,但由于老人数量的日渐增加,居家养老已无法满足需求,养老机构逐步成为社会的刚需。而在养老机构中,专门为老人服务的护工由于其本身的工作性质导致养老机构招工困难,养老院也常因缺乏人手导致服务质量低和客户来源少,进而造成资金匮乏的现象,而资金匮乏又会导致招工困难,从而陷入一个
产品质量是制造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许多企业只注重产品质量的技术性指标,而未考虑影响质量成本的经济性指标,从部门角度片面地追求产品质量可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降低质量成本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F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为研究对象,运用质量成本模型,结合可拓创新方法和排列图方法,对质量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相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一种
自“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来,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黑灯工厂(Dark Factory)为目标,提升设备自动化、流程信息化、生产智能化。其中,3C产品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且其多数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相对成熟、车间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在生产制造改革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产与运输是车间制造过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是制造的实现方式,运输是生产的保障基础。车间物流对智能车间的生产效率具有
UGC(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是web2.0蓬勃发展下的产物。微博、今日头条、抖音作为国内UGC产品的代表,近几年发展速度迅速。其中图片分享类应用以轻量化、碎片化的优势获得了用户的喜爱。然而在信息充斥的时代,用户背景的多样性导致图片分享类应用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加上审查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不同程度的暴力、色情、血腥等消极内容肆意泛滥,不仅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也
寺庙建筑做为佛教讲经说法的场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时代更迭和空间流转使寺庙建筑装饰特征不断改变。近些年寺庙建筑装饰的建造和修缮呈现出“千寺一面”、“复制粘贴”等问题,部分寺庙在营造和修缮过程中无合理参照对象,盲目抄袭其他地区寺庙建筑装饰特点,导致地区佛教建筑装饰特点缺失,进而影响地区人民文化自信。针对佛寺地域装饰特点缺失、缺少设计实践等问题,从建筑装饰角度对广府地区寺庙建筑装饰展开研究。运用多领域学
新媒体时代下,社会对博物馆公众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博物馆信息传播形式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而游戏独有的娱乐性以及互动参与性,刺激了受众的认知需求动机,使其主动参与博物馆传播过程当中,成为博物馆信息传播的一种创新方式。不同于传统固定场地的藏品陈列展览方式,博物馆数字游戏能突破时空限制,从不同角度构建关于藏品的知识脉络,强化了观展信息的传播。本课题通过对博物馆游戏应用的发展进行梳理,对博物馆经典游戏案例
在城市化进程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产物,城中村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其建设发展愈发引人注目。我们在推动城市和谐文明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要将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城中村和老年人间所产生的问题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城中村公共景观空间环境作为城中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初衷是优化和完善城中村环境和功能,但由于城中村公共景观空间发展条件狭隘且局限,在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规划、场地资源利用状
近年来人民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垃圾产生量也在惊人增长,垃圾分类迫在眉睫;政策提出要夯实学校教育基础,大力提倡青年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高校每天垃圾产生量巨大,其中有大量可回收资源;大学生属于我国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其垃圾分类能动性将影响我国相关政策的施行成果。因此,基于以上因素,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垃圾分类产品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政策施行之下垃圾分类迅速成为一个崛起的热点,市面上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