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沿黄地区引黄灌溉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pgi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游引黄灌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棉花和油料生产基地,为豫鲁地区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的发展,从总体上大致可以概括为:“成绩很大,问题不少;继续努力,前途光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根据引黄灌溉现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考虑到今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引黄灌概的宏观管理,及其可持续性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促进引黄灌溉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水资源供给主要包括自然降水、黄河径流和当地水资源三部分。其中,当地水资源主要由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用水是影响引黄水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其中,农业灌溉用水是引黄用水大户,占引黄用水的9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与生产的发展,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黄河下游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黄河下游来水量减少,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低,是影响黄河下游水资源的主要供给因素。近年来,工业、生活用水需求量增加,生态用水等新的用水类型出现,但是作为引黄用水大户的农业灌溉用水仍是影响引黄需水量最重要的因素。而且,灌区工程状况、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引黄泥沙问题等技术工程因素,也对黄河下游引黄水资源的供需情况有一定影响。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灌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利用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改善了土壤生态,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引黄泥沙改良了土壤质地,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等等。这都促进了灌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是,灌区水资源状况、引水状况、用水方式等方面的不合理性对灌区土地利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黄河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部分灌区采用了节水型灌溉技术,降低了用水量,增加了灌溉面积,对下游灌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引黄泥沙对土地质量的改良促进了下游灌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由于黄河水质的恶化,造成了灌区土壤污染,不利于灌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灌区引水工程的老化、退化、跑水漏水等现象,导致灌区土壤出现了次生盐碱化问题;而且灌区传统的大水漫灌和不合理用水方式,加大了灌区土壤盐碱化的可能性,使得引黄灌溉对灌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黄河下游沿黄地区引黄灌溉现状,和水资源供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下游沿黄地区引黄灌溉对灌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出了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高、新技术。同时,建议合理处理引黄泥沙问题,努力实现“多用、巧配”;加大引黄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对灌区工程进行投资改造;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无保护接生降低初产妇会阴损伤及新生儿肩难产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经过筛选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进行产道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市场中得到了迅猛发展。虽然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商务模式起到了创新和改革作用,但是电子商务也同样给传统的税收征收带来了多方面问题。本文重点讨论
迟子建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她从宗教的角度,赋予作品神秘而又充满人性的魅力。尽管书写的多是普通人悲欢离合的故事,但在内容的呈现上却极具东北地域特色和神
基于理论和实验结果对深亚微米硅集成电路中的共面传输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硅衬底上传输线分布参数的提取方法和减小共面线衰减的一些设计准则 .成功地将共面线应用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一直以来在国际上备受关注。而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致基因突变性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均有较大危害,已被
在分析河北省邢台市1990—2004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进行了预测,进而预测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
清代词学兴盛,出现了众多流派。在清前中期,词学的流派意识很强,词坛往往宗尚某一种流派风格。到晚清,出现了新的变化,词坛的流派意识逐渐淡化,而典范意识日益彰显。本文即着
在确定了离心传质机转子的结构和安装尺寸的基础上,进行了转鼓鼓壁的强度校核和轴系临界转速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鼓壁的最大主应力区在转鼓的中面附近,转子的第一临界转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