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研究——以外貌描述和环境描述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gal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鲁迅也注重对典型环境进行描写,真实客观地展现人物生存背景。本论文以外貌描述和环境描述为例,对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进行研究,探寻非行动性叙述在鲁迅作品中的价值和意义。  “非行动性叙述”是关于人物行动、言语之外的静态叙述要素的叙述。本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非行动性叙述”的概念、特征及功能进行阐释,并对鲁迅小说中的非行动性叙述的研究现状作了详细梳理,也说明了本论文选题的意图与意义。  第一章主要选取了底层民众、觉醒者和权势者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类型,从文本中的人物外貌描述入手,分析人物外貌的叙事功能,考察鲁迅通过人物外貌勾画人的灵魂,揭示人的精神创伤与灵魂病态的叙述动力。  第二章主要讨论了鲁迅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从环境与  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行动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不同环境所包含的不同的叙事意义,并进一步分析鲁迅是如何构建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统治之下的典型环境。  第三章将鲁迅的作品放在与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现实主义小说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鲁迅小说中“画眼睛”、动态刻画和漫画式表现以及再现典型环境,简炼的笔法,象征隐喻的运用等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以凸显鲁迅小说的现代性与独特性。
其他文献
诗社的出现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孕育过程,直到唐代,诗社才算正式产生。社团也便成了唐代以来文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男性文人社团的数量不
J.M.库切(J.M.Coetzee,1940-)是当今英语文学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因其强烈的现实针砭性而广获赞誉。本文以福柯在《规训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