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角度的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群是一个由区域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其形成及发展是区域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耦合。城市群发展的根本在于区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其本质在于产业的发展。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具备了可能建设的前提,但建设的可能性不等于建设的必然性。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适宜的发展道路是有效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路,其中探索城市群内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形成内生动力、形成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促进青海东部城市群产业集群化转型,中心是通过产业集群的培育,最终形成一种集群合力提升所在区域的竞争力。从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因区域产业结构“虚高度化”及工业发展并没有真正起到推进地区收入增加、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的作用。尽管产业集群化转型中,作为初始动力的支撑产业发展以酒及饮料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旅游业等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区内发展中,产业集群化发育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仅体现了伴随着区域城镇化过程的经济要素及相关活动的空间集中;优势产业向西宁中心城市集聚。就整体发展而言还面临:产业构成同质化明显;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集群聚合主体缺乏;辅助生产体系不完善,凸显出专业人才缺乏、资金稀缺成为发展的“瓶颈”,还有文化特质的差异也成为发展的约束;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特色产业支撑力不足,工业园区建设数量庞杂,并没有充分构建起助推区域发展的整体合力。围绕青海东部城市群产业集群化转型,突出其整合优势,需遵循“要素---产业互补”模式、“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其未来发展中需要: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增强中介组织职能。在此需以观念转变构建引导型政府,以完善中介组织辅助产业集群化转型。二是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壮大产业集群主体功能。在此需根据区域特色,科学规划区域品牌;根据区域品牌,强化核心企业引导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区域品牌建设。三是培育集群创新网络,尽力构建资金保障通道。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环境,增强园区能力,创建集群化跃升平台;因地制宜,选择多元化的资金融通渠道。四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并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城市群建设中,推行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促进园区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
其他文献
本文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理念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框架,介绍了基于价值链理念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步骤,以期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一种新思路。
随着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剧增,并以海量的形式分布在网络中,其中蕴含着若干公开军事情报,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分散性、无序性、多样性、时效性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的
唐山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形式多样的城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聪明智慧、审美情趣和理
首先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对蔗糖进行了交联稳定化处理,然后以交联后的蔗糖为硬碳前驱体,在惰性气氛及高温条件下进行了碳化处理,并探究了稳定化处理温度、时间、碳化温度对硬碳材料
随着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日趋重要,人们对汽车的噪声控制要求也日趋严格;排气噪声是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发动机排气系统是控制汽车排气噪声的主要装置。排气系
随着设备数量和型号在系统中的持续增多和计算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达到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以及能及时修复设备出现的故障,设备的运行状况要实时地被维护人员所掌握,这就逐渐增
丹参是常用大宗药材,以根及根茎入药,大量的地上部分被丢弃,造成资源浪费。研究发现丹参叶含有一定的水溶性酚酸性成分和与根相似的药理活性,为提高丹参资源的利用效率,本试验根据
近年来,我国职业安全事件频发,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职业安全的因素很多,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是否切实发挥作用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改革开放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