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man光谱技术快速鉴别滞育与解除滞育蚕卵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r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蚕(拉丁学名:Bombyx mori Linnaeus),俗称家桑蚕,是一种以桑叶为主食的鳞翅目(Lepidoptera)泌丝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不同发育阶段,各个发育阶段皆可作为生物科学研究的素材。家蚕以卵的形式繁殖,其中卵有滞育卵、解除滞育卵等之别,如何快速无损地鉴别家蚕蚕卵的滞育与否对其在蚕丝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是以Raman(拉曼)光谱技术为基础对不同发育期的滞育与解除滞育蚕卵进行鉴别的应用研究。采用滞育与解除滞育的大造和932品种蚕卵为材料,各品种蚕卵滞育解除前后样本按照不同发育时期1-8 d每天人工随机各取100粒,应用微区拉曼光谱仪785 nm激发光激发,采集蚕卵样本的拉曼光谱数据,对拉曼光谱峰值图的数据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_DA)方法建立模型分析,并对PLS_DA模型进行验证,对验证可用的拉曼峰值数据进行系统判断。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检测到的谱带有1570 cm-1和1622 cm-1的酰胺Ⅰ谱带、1570 cm-1的酰胺Ⅱ谱带、1279 cm-1的酰胺Ⅲ谱带、1013 cm-1的CH3弯曲振动、1459 cm-1的碱基变形振动(CH)和糖变形振动(CH)、1521 cm-1的碱基伸缩振动(环)、1455 cm-1和1459 cm-1的脂类特征峰(酯类CH2剪切振动)。拉曼光谱的PLS_DA模型预测大造和932品种效果理想,同时拉曼光谱图还可以鉴别家蚕蚕卵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基于拉曼光谱的PLS_DA模型的预测效果和判别效果显著,这些光谱的基本差异是对大造和932品种进行滞育与解除滞育蚕卵鉴别的标记物,可作为早期的研究方法。为了详细观察家蚕大造和932品种产后1-9 d滞育与解除滞育卵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形态变化及差异,采用卵壳表型观察及传统解剖学的方法鉴别。卵壳表型观察结果显示,大造和932的滞育与解除滞育卵1-7 d发育期的卵壳表面略有差别但不明显,肉眼可鉴别主要是在第8 d,解除滞育卵胚胎发育至点青期,外观上有一小黑点;KOH脱壳法解剖学结果显示,成功解剖出蚕卵不同发育阶段的滞育与解除滞育胚胎且获得形态图,可清楚地观察到胚胎的特征,清晰地鉴别滞育与解除滞育卵,对胚胎的发育状况有所了解,对各个时期的发育形态进行识别鉴定,为后续科学研究提供旁征博引的借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昆虫生物钟关联基因—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研究家蚕滞育卵、解除滞育卵的基因表达模式与胚胎发育时期的关系。以大造和932滞育与解除滞育蚕卵发育期1-8 d的胚胎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家蚕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基因Bm-Cyclin A、Bm-Cyclin B、Bm-Cyclin B3、Bm-Cyclin E、Bm-Cyclin H、Bm-Cyclin L1共6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探究。分子生物学结果显示,解除滞育蚕卵Bm-Cyclin A、Bm-Cyclin B、Bm-Cyclin B3、Bm-Cyclin E、Bm-Cyclin H、Bm-Cyclin L1各基因皆有表达,发育前期高量表达,后期呈现递减趋势。滞育蚕卵Bm-Cyclin A、Bm-Cyclin B、Bm-Cyclin B3、Bm-Cyclin E、Bm-Cyclin L1各基因的表达量基本呈现稳定状态的趋势,可能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有丝分裂逐渐停止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IL18作为IL家族的重要成员,根据现阶段研究表明其同时对个体的免疫及能量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鸡人工选择(驯化)过程中,随着鸡生产性能的提升,鸡的免疫力却在下降。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罗威等(未发表)通过对多个品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IL18基因与鸡肤色基因BCO2间高度连锁,且其内含子1可分为野生型(白皮)与突变型(黄皮)两种基因型。通过进一步的内含子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提示鸡中IL
卵巢颗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其在卵泡募集、选择、优势化以及闭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前人研究发现H3K27me3可能通过影响颗粒细胞的功能从而参与卵泡发育。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H3K27me3的抑制剂能显著抑制颗粒细胞的凋亡、激动剂则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凋亡,但H3K27me3靶基因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母猪卵巢颗粒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H3K27me3抑制剂药物EPZ005678和激动
乳鸽出壳后主要以鸽乳为主要营养物质来源,鸽乳分泌量直接影响乳鸽的成活率及其生长。因此,探究鸽乳的合成机制对乳鸽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本论文探究了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和蛋氨酸二肽对种鸽生产性能、鸽乳蛋白质合成和乳鸽生长的影响,研究了PRLR/JAK2/STAT5信号通路与鸽乳蛋白质合成相关性,旨在为提高鸽乳蛋白质合成和改善乳鸽生长提供理论基础和营养解决方案。本研究分为3部分:试验1选取生产和繁殖性能相
光照是影响设施蔬菜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光环境特征和调控是设施园艺研究的热点。植物工厂普遍采用LED灯源进行补光,它能通过精确调控光环境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在植物工厂中研究及种植的作物主要是以生菜为主的蔬菜,然而不同的作物种类需要独特的“光配方”才能生长发育良好。对于有特色和市场前景的蔬菜作物的光环境需求特征,目前仍缺乏广泛和系统研究。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
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果树之一,柑橘产业已成为南方农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黄龙病(HLB)被认为是柑橘的癌症,蔓延速度快、危害大。感染黄龙病的柑橘树,产量和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死亡。黄龙病一旦爆发,将给果农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目前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治愈柑橘黄龙病。因此,对柑橘黄龙病的预防,必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目前使用的柑橘黄龙病诊断方法,如PCR检测技术、DNA探
菠萝是四大热带水果之一,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巴厘’菠萝是我国的主栽品种,占我们菠萝栽培面积的80%以上。但‘巴厘’菠萝容易发生黑心病。菠萝黑心病问题已经成了菠萝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研发菠萝的黑心病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分离的菠萝内生菌黑曲霉对减轻菠萝黑心病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在考察ABA对黑曲霉孢子活力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黑曲霉与ABA多种结合处理方式控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授粉是制种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充分、均匀的授粉则是杂交水稻种子优质、高产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人工辅助授粉方式,劳动强度大、授粉均匀性差、作业效率低、父母本种植行比小,严重阻碍了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械化进程。本课题拟对多种气流辅助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器进行研究,并设计和制作出适用的高地隙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样机,在保证授粉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授粉作业的效率,对提升我国杂交水稻制种
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测定乳制品中1, 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醚-石油醚提取后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检测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效果好且容易操作,在0.01~0.50 mg/mL的添加水平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6 g/100 g,定量限(S/N=10)为0.2 g/100 g。加标质量分数0.2,
植物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重要器官,也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制造营养成分的主要途径。研究植物叶片的面积、周长、长度、宽度等几何参数对植物生长发育、作物管理和作物产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测量叶片几何参数的方法主要有方格纸法、称重法、系数法、回归方程法,虽然测量结果准确,但是费时费力,不适合用于大规模测量。自动测量叶片几何参数的方法主要有叶面积仪法和图像处理法,目前国内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