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握红树植物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水平和模式对于红树林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角果木和桐花树均为广布的红树物种,该研究使用AFLP分子标记分析比较了不同地理位置(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角果木和桐花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角果木(Ceriops tagal)属于红树科(Rhizophoreaceae)角果木(Ceriops)属,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胎萌的红树植物.该研究从48对引物中筛选出6对引物,对分布于马来半岛和中国海南岛的9个种群,共176个角果木个体进行AFLP扩增,共扩增出468条带,其中多态带341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72.86%,期望杂合度(H<,E>)为0.142;表明角果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与角果木木本、多年生、地理分布较广,虫媒传粉,结实率高等特性相符.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属于紫金牛科(Myrsinaceae)的桐花树属(Aegiceras),是一种广布的红树植物,常作为优势树种出现在红树林外缘.该研究从48对引物中筛选出7对引物,对分布于泰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11个种群,共174个桐花树个体进行AFLP扩增,共扩增出514条带,其中多态带438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5.21%,期望杂合度(H<,E>)为0.247;表明桐花树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与桐花树木本、多年生、混交等生活史特征以及广泛的地理分布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