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于专书词汇定量研究,研究对象是《水经注》中指明理据的1100多个名物词。 《水经注》名物词的研究是汉语词义学、词源学的重要内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名物命名棚对可论证性认识的基础上,从造词法和构词法两个角度着于,对所选语料进行系统的考察,总结和归纳了这些名物词的结构特点、语义模式,概括并解释了名物诃命名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文章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绪论。交代本文的写作宗旨和研究目标,说明选材范围及研究方法,分析语料价值及研究意义,并就《水经注》及其研究情况做简单介绍。 第二章,鉴于学界对语词理据的长久争论,我们设专章讨论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并简单回顾了古人、现代人对语词理据、词源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第三章,从造词法角度具体分析这些名物词的产生方式或途径,通过数据统计来显示造词特点;从构词法角度总结和归纳了这些名物词的结构特点、语义模式,并对此作进一步的描写与分析。 第四章,概括所选名物词的词汇特点,总结并解释这些名物词在命名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规律性认识。
其他文献
在二十世纪中叶的苏联文坛上曾出现过一位英年早逝的作家,他就是万比洛夫,在他短暂的三十五年里,创作的作品屈指可数,但是在他那如同流星般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中所创作出的仅
开放型作业力求让学生的知识不停留在领会的水平,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后,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把抽象的数学变为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让学生走
期刊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众多小说中比较特别的一篇,它不再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是特地与历史拉开了距离。茅盾在四十年代完成了小说的前十四章,又在七十年代的语境下完成续稿,
本文通过对回鹘文《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回鹘文《玄奘传》)的各种句子类型的句式标记的描写,对标记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和其现代语言中的句式标记的对比研究,明确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