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音查干凹陷为兴蒙海西期多旋回、软碰撞褶皱基底上晚中生代发育起来的断-坳型裂谷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该凹陷呈现早期断陷、晚期拗陷的演化特征,并且存在构造反转、压扭走滑等多种构造样式,次级断裂非常发育。多期构造运动叠加造成凹陷内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因此进行构造断裂特征的解析及其与油气藏关系的研究,对该凹陷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十分有意义。论文以多旋回构造和盆地演化的思路,从“整体、动态、综合”的盆地分析原则出发,以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从凹陷发展演化入手,以凹陷发生的背景、属性和地层沉积、断裂的发育演化为重点,结合近年来的钻井与油气勘探开发成果,综合分析了白音查干凹陷结构类型、断裂及构造发育演化等方面的特征,弄清了断裂展布组合、圈闭类型及分布特征,建立了凹陷的构造样式和演化模式,进一步分析凹陷的油藏形成与分布特征,明确了构造演化、构造样式对油气生运聚的作用和影响,指出该凹陷油气勘探的方向与潜力。研究表明,白音查干凹陷的断裂以北东东和北北东走向为主,同时发育北北西、北西西和近东西等方向的断裂。北东东和北北东走向的断裂一般断距较大,以早期基底断裂为主。平面上,断裂主要有平行、侧列、“人”字型、“X”字型、“井”字型等组合形式。剖面上,断裂主要有断阶状、帚状、花状、“Y”字型等组合形式。断裂的活动具有早期张裂、中晚期剪切走滑与正反转活动的特点。该凹陷现今存在的构造样式是复杂、多变应力场环境的结果。凹陷早期受到北西-南东向引张应力作用,裂陷成盆;后期受到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作用,发生扭动走滑以及收缩反转。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研究,凹陷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如反向断块、同向断块、犁状滑脱断块、垒堑伸展断块、斜列断鼻或褶皱等。在局部地区发育反转和张扭走滑构造样式。南部斜坡达尔其地区和北部古尔地区是在基地隆起背景上长期发育的大型鼻状构造,成为该凹陷东西向构造的主要调接带,其两侧是凹陷的主要沉陷区。凹陷具有先断后拗的发育演化特征,南部一直是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区;北部地区的构造圈闭形态主要在拗陷和反转时期形成。赛汉塔拉组沉积之后的反转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发现的油藏以构造控制为主,油气藏的形成与断裂、构造活动有较大的关系,各种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通过油藏分布与构造特征的分析,认为凹陷的断阶带和构造调节带是寻找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洼陷带构造活动弱、油气保存条件好,是需要加强研究、寻找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地区,是发现油藏新类型、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