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内置分段式弹簧流动与传热的特性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8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热管内置弹簧插入物作为强化换热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虽然该技术可以提高传热系数,但是也会大大地增加管内流体压降和阻力。本文对螺旋弹簧进行分段式处理,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换热管内置分段式弹簧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内置分段式弹簧强化传热的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弹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弹簧的轴向传播速度与弹簧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节距大、中径小、丝径大的弹簧产生的轴向波速大,有利于弹簧发生振动。结合场协同理论,分析了水—水工质下光管和内置分段式弹簧换热管分别在不同雷诺数下的场协同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取内置分段式弹簧的办法不仅可以提高传热系数,而且可以降低流体在管内流动受到的阻力,对于提高强化传热的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通过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内置分段式弹簧换热管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长度的分段式弹簧及弹簧的结构参数(节距、丝径、中径)对管内流场、传热和阻力压降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雷诺数相同时,内置分段式弹簧换热管的Nu数相对于光管提高了2-4倍,内置分段式弹簧管的阻力系数比内置未分段式弹簧换热管的阻力系数减小3倍左右。并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参数的分段式弹簧对传热的影响,得到采用节距较大,丝径较大,中径较小的分段式弹簧插入换热管将使传热效果更好。该结论与上一章的理论分析相一致,说明采用内置分段式弹簧的方法有利于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3)搭建了PIV实验平台,通过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对内置分段式弹簧管管内的流场进行测量,分别研究了不同参数(节距、丝径和中径)的分段式弹簧对管内流场的影响作用。并将所测结果和光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内置分段式弹簧管的涡量场和速度场分布情况比光管的要好,在轴向和径向上的速度均有提高,其中轴向速度提高了约1.2~1.6倍,径向速度呈现出M型的波动变化,管内流体的平均速度与雷诺数呈线性关系。且内置节距大、丝径大、中径小的分段式弹簧管的流动效果最佳,此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由于意外伤害和疾病导致的上肢截肢患者日益增多,并且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研究出一种可代替人手运动功能的假肢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生理信号研究的发展以及相
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EMG)是伴随肌肉活动产生的一种重要电生理信号,可实时反映肢体的运动意图和运动状态。依据这一生理学基础,通过放置在皮肤表面的电极采集到肌肉活动
5月的第一天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而对中国的产权人来说,今年的5月1日更具有了别样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同在这一天
学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关阀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气动高速开关阀的研究仍以国际几个气动元件生产厂商为主。我国对高速气动开关阀的研究较少,而且研究工作不连续,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仍然差距很大。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双向冲击气缸为执行机构的气动快速开关阀,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和实验测试,主要工作如下:(1)气动快速开关碟阀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双向冲击气缸整体结构设计,并对活塞杆、缓冲节流孔、端盖、阀芯阀瓣、缸
当液体薄膜流界面同时存在切应力和相变时,切应力和相变引起的热非平衡效应将改变液膜的流动状态和界面力平衡状态,二者的相互耦合将使流体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更为复杂。本文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现在,大量信息数据以图像的形式被使用。为了更加高效的存储和传输这些图像数据信息,人们对图像数据的压缩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有着高压缩比和分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的重要指标,获取内中膜厚度有利于医生预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对颈动脉内中膜的定时定量监控与分析具有
讨论嘉宾:  罗时龙/远东控股集团高级顾问   张杰/新天域资本执行董事  金建/德勤中国业务发展执行总监  黄文夫/全国工商联高级研究员    2009年以来,伴随着资本市场IPO的重启,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也逐月递增。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公司实施或计划再融资,融资规模总额逾6200亿元,远超过2007年A股市场巅峰时的3583亿元。海啸般的再融资潮引起股市新的恐慌情绪。  中国上市公司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