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的存在主义阐释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德里罗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之一。德里罗的第八部小说《白噪音》一经问世,便为他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这部被称为德里罗“突破性”小说的作品也为他赢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白噪音》被普遍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通过作家对当代美国社会敏锐的观察,《白噪音》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示了置身于消费文化、科技以及媒体文化泛滥的后现代社会中美国人的尴尬、困惑与无奈。本论文运用存在主义理论分析《白噪音》这部小说中存在的荒诞世界和人类的荒诞行为以及人类为摆脱他们荒诞的生存环境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进而对《白噪音》这部小说的存在主义主旨进行挖掘,即人类应该冲破世界的束缚,寻找人生的意义。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概括和总结唐·德里罗的主要作品、文学评价、《白噪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阐述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即存在主义,并分析存在主义理论对作者的影响。《白噪音》是作家唐·德里罗最成功的小说,使他成为了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白噪音”的具体意义可以被理解为人类为减轻死亡恐惧而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表达的呐喊以及大众媒体对人类思想产生的深刻影响。虽然,小说的故事情节只是关于格拉迪尼一家人日常活动的简单描述,但总体来说,《白噪音》包含着深刻严肃的道理,即世界虽然是荒诞的,人类应该努力冲破束缚,寻找生活的真谛。第二章着重分析存在主义的一个中心思想,即世界的荒诞性。本章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一个在现代科技支配下的荒诞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被诸如后现代浪费,消费文化和超市文化等社会问题紧紧地褁夹在其中,逐渐变得麻木冷酷。第二部分则阐述了人类在现代科技冲击下的怪诞行为。人类屈服于尖端的科学技术并上演了一系列荒唐可笑的闹剧。人们变得焦躁不安和恐惧,逐渐地失去了他们的精神独立性。第三章重点分析小说主人公在荒诞世界中的遭遇。杰克和芭芘特作为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有各自的心理障碍,他们在小说中经历了一个荒诞无比的世界。他们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摆脱各自的精神困扰。然而,经过一系列的闹剧,他们开始明白无论做出怎样大的努力,仍然无法摆脱社会问题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和压力。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终将是徒劳无用的。第四章阐述存在主义的另一个中心思想,即自由选择。本章节分析人类为拯救自我而做出的自由选择和努力。《白噪音》中的角色希望借助于大众传媒和宗教来解救自己。人们把大众传媒当作日常生活中的权威声音,希望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获得自信心。此外,人类还向宗教寻求安慰和救助。然而,在后现代社会,宗教仅留存于肤浅的层面,宗教只会将人们进一步地推向黑暗和空虚。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这部分对前面论述进行总结,从而指出本文的主旨。通过对《白噪音》的存在主义解析,本论文旨在揭示消费文化和媒体文化对人类的冲击,唤醒置身于荒诞世界的后现代人类,不受到各种社会问题的困扰,而应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选择来冲破客观世界的束缚,寻求生活的意义,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
其他文献
自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都加强了对其持有的金融产品风险的度量与管理,尤其是系统性风险。上证50ETF是一种股票型基金,又被简称为“50ETF。本文就
目的:通过对样本地区糖尿病患者办理慢性病卡和没有办理慢性病卡的患者进行对比,了解安徽农村糖尿病居民对新农合慢性病补偿政策的知晓情况,探索慢性病卡持有情况的影响因素,评估
当左翼小说被当做一个个内涵与形式经过碰撞和分离聚合作用而形成的“有意味的话语形式”,从叙事方式演变的角度来关注左翼小说结构其“话语方式”的方式上的特点及其变化走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已层出不穷。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集图、文、声、动画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与传统课堂相比的感染力、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向高效课堂迈进。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对
柳毅故事讲述的是洞庭龙女报答儒生柳毅,最后二人喜结连理,是一个有关爱情、报恩、神灵的传奇故事。文中不仅刻画了热情坚定的龙女,有侠义风范的柳毅,脾气暴躁的钱塘君这些丰满的
2016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开展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专项行动。要求提升集团公司权属矿山企业生产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其中特别针
大连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仅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突出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着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