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T6SS结构基因tssC、tssM和tssJ的致病功能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分泌系统是细菌依赖分泌通路进行蛋白质的跨胞浆膜转运的系统,而依赖分泌系统分泌的蛋白或蛋白性质的毒力因子往往与细菌的生存、繁殖、和扩散紧密相关。目前,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已经发现了6大类分泌系统。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是革兰氏阴性菌中新发现的一类分泌系统,在细菌与寄主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已成为世界上猕猴桃的毁灭性病害,可危害枝干、叶片、花引起枝干溃疡、叶斑和花腐,频繁导致枝枯、树死、绝收,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尽早揭示Psa致病机理对病害高效持久的防控策略制定和防控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在前期进行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研究,Psa种类及群体结构、侵染致病过程及其机理研究,从Psa群体中筛选获得一株强致病力菌株M228,本研究以该菌株为材料,拟揭示T6SS在Ps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获得结构基因tss C、tss M和tss J缺失突变体,从致病力、与寄主互作的组织细胞学、T6SS的活性、生物学特性、对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方面对T6SS的三个结构基因tss C、tss M、tss J的致病功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应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三个基因的缺失突变体M228?tss C、M228?tss M和M228?tss J;此外,利用电转技术,在三个缺失突变体内电转目标基因获得了对应的回复突变体M228?tss C-C、M228?tss M-C和M228?tss J-C。为后续研究三个基因的致病功能提供了试验材料。2. 为研究三个基因对M228致病力的影响,分别测定了所有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在寄主枝条和叶片上的致病力。枝条与叶片致病力测定结果一致,M228?tss J、M228?tss C和M228?tss M三个突变体较野生型菌株M228致病力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分别为92.5%、94.4%和92.5%,而三个回复突变体的致病力均恢复至野生型相近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基因的缺失会引起M228的致病力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导致其致病力下降的原因,本研究从微观的水平对发病寄主叶片的组织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在接种野生型菌株M228 4天后,在寄主组织内观察到了大量的细菌,并引起寄主细胞严重的质壁分离,细胞壁电子致密度下降以及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的降解,同时受侵染的寄主细胞原生质紊乱;但在接种三个缺失突变株后,第4天在宿主组织中仅发现少量细菌定殖,且寄主细胞完好无损,细胞器也没有明显降解,表明其定殖和侵染能力较野生型菌株M228明显下降;而这三个回复突变体可引起与野生型菌株相似的寄主细胞现象,表明其定殖和侵染能力已恢复至野生型水平。3. 依赖于T6SS分泌的Hcp蛋白(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是T6SS活性检测的可靠指标(Pukatzki et al.2009)。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Hcp蛋白连接VSV-G标签的表达载体,并将表达载体电转进入M228以及各个突变体中,分别提取各菌株的外泌蛋白以及胞内蛋白,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杂交技术来分析基因tss C、tss M和tss J的缺失是否影响了T6SS的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tss M和tss J基因敲除之后T6SS的活性受到影响,这表明基因tss M和tss J是T6SS发挥活性所必需的。为进一步的研究三个基因的功能及其突变体致病力下降的原因,本研究对所有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的生长曲线、生物膜形成能力和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M228相比,M228?tss C与M228?tss M在生长过程中的对数期和平台期都较野生型菌株出现的略晚;M228?tss J与M228?tss M在后期对硫酸铜的耐受性明显的升高;三个缺失突变体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对过氧化氢(H2O2)的耐受性以及水解胞外蛋白的能力较M228均显著下降,然而其产胞外多糖的能力、运动性以及对3%氯化钠(w/v)的耐受性较M228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三个回复突变体的所有这些性质均被恢复到与野生型菌株M228相同的水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基因对菌株M228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对过氧化氢(H2O2)的耐受性、对铜离子的耐受性以及水解胞外蛋白的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与其突变体的致病力下降有着密切的联系。4. 为研究三个基因对T3SS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使用q RT-PCR技术分析三个缺失突变体T3SS相关基因hrp R、hrp L、hrp Z、hrc C、hop M1、hop H1、hop P1的表达量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M228相比,M228?tss C和M228?tss M的T3SS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调,而M228?tss J的T3SS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这表明在菌株M228中T6SS和T3SS间存在着复杂的调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突变体M228?tss C和M228?tss M致病力下降与其T3SS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本研究在突变体M228?tss C和M228?tss M中过表达T3SS转录调控基因hrp L和hrp R,并测定其致病力,结果发现,T3SS的调控基因hrp L和hrp R过表达之后对突变体的致病力没有显著的影响,由此表明两个突变体的T3SS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不是引起其致病力下降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牙源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疼痛,其发病率高,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由于牙髓组织内神经分布的特殊性,疼痛常不能准确定位。颌面部疼痛与躯体疼痛的大脑神经传导机制不同,而牙髓伤害性刺激在大脑皮层的定位与代谢分布仍存在争议。根据文献调研结果发现,前扣带皮层(ACC)作为疼痛处理区域,参与急慢性疼痛的神经传导机制。ACC分为吻侧ACC(rostral anterio
本文由研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问题出发,结合ZEISS电子扫描电镜、压裂试验探究传统冻结孔封堵材料和冻结孔孔壁渗水通道的形成原因,然后从渗漏机理出发,提出3种不同的渗漏封堵配方,并进行相关的材料性能试验、模拟渗漏试验等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将成功的治理方案加以推广,进行现场的工业性试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传统封堵材料封堵水泥管片冻结孔时,冻结孔内壁和封堵材料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
目的:(1)利用体外实验模型评价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抑制剂对人牙本质抗酸蚀性能的影响;(2)利用原位实验模型进一步研究MMPs抑制剂的应用效果;(3)通过检测人牙本质酸蚀处理后脱矿有机基质(demineralized organic matrix,DOM)的厚度及浸提液中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cross-linked carboxyte
全无机钙钛矿材料CsPbX3(X=I、Br、Cl)因其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光电性能备受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CsPbI2Br,较佳的禁带宽度(1.91 eV)和优异的稳定性使其成为最有发展
六边形蜂窝夹芯板是一种高强度、低密度、轻质的结构,并且它已经被证明具有极佳的抗冲击以及吸能特性,所以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层铝蜂
解决因化石燃料过度使用所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因此发展与之相关的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如电化学水分解技术和金属-空气电池)近
如今大多数医生们工作强度大,无法得到足够的调整和休息。尤其是急诊、手术这些科室,经常长时间工作,给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性伤害。为了填补医疗资源的紧缺,很多医生加班甚
目的:探讨气管滴注纳米氧化锌颗粒(Zinc Oxide Nanoparticles,ZnO-NPs)是否会引起小鼠肝脏胆固醇生物合成紊乱,并初步探讨引起胆固醇生物合成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7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6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3μg/动物)、中剂量组(6μg/动物)和高剂量组(12μg/动物),每组各9只。经气管暴露ZnO-NPs后分别于
作为农民群体中文化程度较高、接受事物较强、思维较活跃的一代,农村青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密切关系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乡村发展的前景和水平,这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一步。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农村青年具有很强的学习意识。一方面,他们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新技能;另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敢于挑战自我,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拼搏精神。这为农村社会的发
我国刑法总则对未遂犯的处罚采用概括式立法模式,刑法分则并没有对未遂犯的处罚范围予以具体化,但司法解释对部分犯罪的未遂犯处罚进行了规定,由此引发我国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应当如何划分的问题。理论上对未遂犯处罚范围界定不清导致司法实践对未遂犯案件处理标准不一。对分则罪状的不同解读、对未遂犯处罚根据的不同选择以及对未遂犯成立要件的不同界定,导致我国理论界对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形成过失犯罪排除说、直接故意犯罪说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