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现代中国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信任缺失几乎是所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无法绕开的难题,也是困扰很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社会也频频出现信任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本文将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找出信任缺失产生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些努力。总体来看,信任这一话题受到众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学者都有相关研究,很多学者都认识到了信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对部分社会信任问题进行了分析。但目前主流的对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道德文化缺失、产权制度构建不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性等方面,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却无法摆脱内生性等问题的影响,因此不能对信任危机作出完美的解释。信任缺失问题给社会经济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具有极大负外部性,但鲜有学者把它当做公共经济学问题来研究。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信任的公共产品性质,并从公共产品供求角度提出现代中国信任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社会分工的范围扩大以及现代金融的发展,陌生人间的交流、交易、协作来越频繁,城镇化进程打破了传统熟人社会的封闭结构,人们原来依靠相互熟悉而产生的信任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信任的供给结构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以致于信任的供求不平衡导致了信任缺失问题的频发。为验证这一猜想,本文截取春秋时期、宋代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形态进行研究,找出信任供求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体演化趋势,然后与现代中国作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人口流动增加,经济社会对信任的需求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信任的供给体制是相对稳定的,虽然会随交通通信技术和社会形态而发生变革,但有一定滞后性,因此在经济社会变革发生的时候,往往比较容易产生信任缺失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现代中国的信任缺失问题是由经济社会对信任需求急剧增加而供给相对不足导致的。具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工越来越深化、人们远距离大规模流动越来越频繁、现代金融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互联网带来的虚拟经济蓬勃发展,这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封闭形态,经济社会对信任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近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式微削弱了道德伦理对信任的保障,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征信系统等保障信任的体制在中国发展滞后,互联网虚拟经济中信任供给的缺位,这共同导致信任的供给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现代中国频频出现信任缺失问题。最后,本文结合信任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比如:严格立法、执法,提高公共经济组织的公信力;繁荣发展优秀文化,提高文化包容性;鼓励合法社会团体的发展,促进信任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相关奖惩体制;明确网络环境中的信任供给主体,提供良好网络环境等。从完善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出发,为解决信任缺失问题增加一抹公共经济学色彩。
其他文献
地方财政风险监控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地方财政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财政风险监控的债务指标和综合指标的两层指标体系,建立了地方
虚假诉讼罪的成立并不要求行为既妨害司法秩序又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该罪侵犯的客体是"选择客体",因而,一方面当虚假诉讼行为只妨害司法秩序时本罪为行为犯;另一方面,当虚
本文以高友工、梅祖麟合著的《唐诗三论: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在梳理与评述其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展示二人唐诗语言研究之全貌;通过对比研究,揭
<正>35%今年大学生新兵比例创新高。我省共征集新兵两万余人,其中大学生新兵比例达35%左右。15年2012年度浙江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达139家,连续第15年位列榜首
<正>再生金属国际论坛期间,《资源再生》杂志社的记者在展览交易会现场有幸与业内几位知名企业家进行了相对"浓缩"的对话交流,现将他们对行业与企业发展的声音与观点整理出来
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电气化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市内出行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地铁、
<正>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不仅是基础课程之一,还是一门语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应该重点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需要强化语言训练。笔
本文利用2003年3月至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囊括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房地产、股市和利差等五个成分的金融系统,从理论和系统关联性角度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