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法,它得益于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也汲取了交际教学法的思想。其核心思想可归纳为通过“任务”这一教学手段,让学习者在交际中学会表达思想,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不断接触新的语言形式,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2000年10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突出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习者综合实践能力”写入了实施建议。高职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自然延伸,因此,从本质上说,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与实际情境相似的实用的教学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合作等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广大一线高职英语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相关理论却知之甚少,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创设与现实相似的任务情境,实现教学目标,一直是广大从事高职英语教学的同行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试图对高职实用任务型英语教学进行研究,寻找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回顾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起源与发展,对什么是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界定,通过有关学者对任务的定义概括出任务的基本特征,并从建构主义、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三个方面探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综合分析了高职实用任务型英语教学。首先,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任务型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可行性,认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以及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注重实用为主,为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和客观依据;对高职实用任务型英语教学进行了界定;详细地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