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与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今天之所以重提数学文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学本身就存在着脱离一般文化的孤立倾向。数学的过于形式化一直影响着今天的数学教育。近些年来,学校教育由于受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影响,数学教学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取得好成绩,考出高分数。数学素质被曲解为数学应试能力,数学素质教育成了没有内涵的空话。这是数学的悲哀!当前教育新课程改革,促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进行反思,对数学文化及新课程标准条件下数学教育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课堂教学,生动展示数学的文化价值,挖掘教材的文化功能,让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氛,让学生感悟数学,形成全面的数学素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论述: 一.首先总结了文化的几种定义,并通过论述1、数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一部发明创造史;2、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3、数学在人类文化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得出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结论。 二.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重身心修养、重归纳方法。然后论及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特点:用算具重计算,用算法重实用但缺少科学精神。再论及古希腊数学传统:演绎证明与科学精神。最后阐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有不同的影响。 三.用蔡上鹤、齐民友两位先生的观点 论述了文化观下的数学特征。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则首先指出了数学的教育价值,接着提出了数学教育要有新的特点:要转化教育观念,要注重数学哲学的应用及对数学教育研究进行新的认识。 四.论述了中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世界数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国家民族振兴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等,要求数学教育必须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学教师理念的转变、数学的丰富文化素材使得数学文化的渗透能够成为现实。 五.首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课常教学实践中文化渗透的途径 1.开展文化研究,揭示数学文化底蕴 2.以数学文化为载体 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3.多层次进行数学文化渗透 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体现数学文化的根本特征 开展探究性学习 5.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实现数学文化的主体价值 其次,给出了八条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村落中的公共开敞空间是与人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是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而居住空间环境是一种物质秩序,这种空间环境的整体组织的长期作用是产生、维持和“控制”着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从新课改的视角客观梳理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设置。结果表明:课程结构较为合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学时分配
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是目前提高病人5年生存率的关键,CT技术已经成为显示胸部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然而其辐射剂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低剂量CT在保证影像质量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rnet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这使得远程监控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成为可能。通过远程实时监控,技术人员无须亲临现场(尤其在
<正> 福建省林业厅于1989年5月3日至6月1日在福建林学院举办了松香生产化验员培训班,由福建林学院承担教学任务.来自福建省松香生产或经营单位以及来自湖北省有关松香厂等共3
期刊
本文通过比较各种乳化剂及乳化方式,确定松香酯乳液制备工艺,并研制松香酯乳液系列产品。已经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得到应用。
在近二十年中,隐喻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Lakoff作为该研究方向的先行者,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说法,并阐明了它的工作机制。本文主要基于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Lakoff &
通过对江苏省六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均重点突出,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具备
“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课程改革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条件和契机,对传统的课程形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用电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城市空调的用电负荷已占到城市高峰电力总负荷的40%以上,而空调负荷特性与电力负荷特性基本相同,是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