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电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 SHS)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现将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两组针刺主穴为肩井、肩髎、肩髃、臂臑、风池、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及阿是穴。治疗时间为四个疗程,一个疗程为5天,每个疗程间隔两天,总计20个治疗日。治疗前后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手掌手指功能评价及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基线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手掌及手指功能评分、肩关节疾患方面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9%;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在肩手综合征治疗成绩判定方面,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肩关节疾患总积分比较、手掌与手指功能评价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12例前后肌电图检测结果为: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于治疗前30.9m/s,治疗后45.35m/s,经统计学处理分析t=3.07,P<0.01,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和单纯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均有一定的疗效作用,而针刺配合中药外敷疗法充分发挥了针药结合的优势,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并消除局部的炎性反应,缓解疼痛。从而有效地抑制疼痛→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血管运动异常→疼痛的恶性循环,使肩手综合征得到缓解,为患肢进一步康复治疗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针刺配合中药外敷疗效较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