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巨刺法对中风病急性期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理论基础以及作用机理,从而为中风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提供一种可靠的针刺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急性期偏瘫患者,计60例,随机分成巨刺法组(治疗组)和患侧针刺组(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研究。治疗组运用巨刺法以健侧合谷、曲池、手三里、肩髃、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等阳明经穴为主。若四肢末端瘫痪症状缓解较差者,手部可配健侧后溪、八邪,足部可配健侧丘墟、照海、解溪等穴。直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施手法1次,手法为提插捻转泻法。对照组则在患侧施治,选取的穴位与治疗组相同,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用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ADL评定及Brunnstrom恢复阶段评价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观察表明巨刺法治疗组、患侧针刺组的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runnstrom恢复阶段评价,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其中中医症候有效率治疗后治疗组为93.34%、对照组为83.33%。而患者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runnstrom恢复阶段评价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偏瘫的恢复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连续过程,中风偏瘫恢复的时期不同,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也完全不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瘫侧肢体的所表现的不同的状态来运用不同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偏瘫患者,由于患侧肢体病邪入经导致经脉不通,生理功能随之减弱,而健侧其生理功能相对旺盛,两侧肢体阴阳失调。选择巨刺其健侧肢体,刺激的健侧经络腧穴,从而激发患侧经络的功能以调节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运用巨刺法治疗,可改善中医症候、提高生活能力、减低神经损伤,并且优于患侧针刺组。并且巨刺法可使患者软瘫阶段缩短,促使患侧的肌张力增高,利于远期康复,是一种治疗急性期中风偏瘫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