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孔氧化硅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孔径连续可调、孔道规整有序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药物控释,甚至光、电、磁等领域。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孔道来自合成中引入的超分子模板剂,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等,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剂,合成具有特殊形貌和结构、孔径可调的介孔材料已经成为该领域热门课题。另外,由于许多基于纯硅的介孔材料本身并不具备催化功能,人们通常通过在合成中引入其它元素到其骨架,或者通过在材料孔道内负载上具有活性的贵金属组分,来赋予这类材料以催化活性。不同形貌的氧化硅材料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如,空心介孔氧化硅微球可用于核酸保护和药物缓释等;实心氧化硅微球可应用于色谱柱填料;三维网状结构的氧化硅可以应用于涂料领域;介孔氧化硅薄膜则在气体传感和分离等领域应用较广;氧化硅纤维材料在光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乳液-模板法,通过探索合适的合成条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形貌的介孔材料,包括空心球、纳米粒子、空心棒、纳米管等,采用SEM、TEM、XRD、TG、红外光谱、氮气吸脱附实验等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模板剂种类等制备过程参数对介孔材料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其形成机理。并且以制得的氧化硅材料为吸附剂,通过负载Cu过渡金属,考察其对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氧化硅载体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孔容以及Cu的负载量、溶液pH、温度等因素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吸附模型。具体内容如下:Valcohol/Vwater(醇/水体积比)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致孔剂、正硅酸乙酯乳液油滴为空心模板,采用乳液-模板法合成了具有介孔外壳的空心氧化硅微球(MSM)。考察了合成条件(溶剂组成、CTAB浓度等)对氧化硅微球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在35℃,Valcohol/Vwater(醇/水体积比)=0.59~0.37,0.32gCTAB,2ml氨水(25wt%)条件下均能合成空心氧化硅微球,且空心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在820~150nm,壁厚在30~80nm范围内可调;在Valcohol/Vwater=0.59,0.32gCTAB,2ml氨水(25wt%),当CTAB浓度从0.5mM增加到0.15mM时,氧化硅微球由空心转化为实心,壁厚由80nm降低到40nm,粒径和壁厚均随CTAB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 N-trimethoxysilylpropyl-N, N, N-trimethylamonium chloride (TMAPS)为助模板剂,采用乳液法合成出了具有纳米球、纳米管、纳米棒等形貌的氧化硅材料。实验表明,随着TMAPS/SDS摩尔比的增加,氧化硅颗粒的粒径和壁厚均不断增大,同时,材料的形貌由无规则团聚物逐渐形成空心棒、空心球形、凹陷球形等结构;反应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氧化硅材料,最佳合成温度为35~85℃;SDS的添加量对合成的氧化硅颗粒的形貌影响极大,SDS不足或者过量合成样品均为无规则纳米粒子。采用CTAB合成的介孔空心微球(MSM)为吸附剂。结果显示,较低的亚甲基蓝浓度和较高的pH,均有利于样品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亚甲基蓝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物理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为单分子层物理吸附;掺杂5wt%的Cu,样品对亚甲基蓝脱附率已达90%,并且含铜量越高,吸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