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及整理近10年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的的中医文献,并对该病的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及总结,从整体上把握PC0S的证治发展规律,为今后对PC0S的治疗及下一步临床用药提供系统化思路和文献学基础。 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ac)、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万方数据库所收录的有关PCOS的文献。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检索范围:2005年1月至2015年2月期刊发表的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文献。计算机检索式①主题词+副主题词检索式:多囊卵巢综合征(or证or证型or辨证、中医药)。②自由词检索式:多囊卵巢综合征and(中医or证or辨证or证型or辨证分型or证候or中医,中药)。针对计算机检索文献,根据纳入及排出标准对每一篇文献的题目、内容摘要进行阅读,剔除不合格文献;经初步筛选后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再次进行筛选,未全文收录者,进行手工查阅将各文献数据库中合格的文献进行对比,相同文献仅取1篇。 对所得文献分别进行分类研读,研究内容包括证型和用药两方面,将原始资料数据量化处理后并输入计算机,并进行审核,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描述和聚类分析。本研究主要通过频数分析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型及各类中药的使用频率进行比较,探析PC0S证型分布特点、不同种类药物的运用情况,以推论本病的证型特点和用药的主导趋势;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全面、系统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提出证据。 结果:①纳入资料:查阅2005年1月1日-2015年2月1日发表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章1860篇,经初步筛选后得出510篇,再全文阅读进行筛选,文献入选标准进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08篇。经统计学处理,共得方剂160首,涉及药物96种,药物出现总频次为1630味次。②证候分析:在所研究的108篇文献对该病中医证候认识中,涉及10种证候,出现频率在20%以上有3种,占总频次的68.70%,依次为肾阳证、痰湿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在1%-5%有4种。有2种证候仅出现1次,分别为湿阻下焦证、阴虚火旺证证。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布肾频率占40.61%、肝频率占33.13%、脾占25.00%;结合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分析,阳虚频率占到了32.43%,痰湿频率占22.70%,血瘀频率占20.54%。③用药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共得方剂160首,涉及药物味96种,药物出现总频次为1630味次,其中补益药694味次,占42.58%。非补益药为味次936,占57.42%。非补益药中居于前两位的分别是活血化瘀药味次168(14.97%)和化痰药味次244(14.97%),其它理气药为味次155,清热药为味次130(7.98%);利水渗湿药为味次105(6.44%);化湿药为味次64(3.93%)。补益药中补阳药物占43.37%,补血药占32.13%、补气药占17.43%及补阴药占9.95%。补阳药物中补肾阳类药物占62.79%,脾阳、肾阳双补37.21%的。 结论:①近十年PCOS的中医证型涉及28种,通过证候的拆分共得出证候10种,有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者,可见本病的证候复杂。方药涉及8个种类,包括补益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消食药、温里药。通过总体研究可知PCOS证候复杂,治疗方药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对本病的证治方药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以指导临床。②证候分布特点:肾阳虚、痰湿、血瘀是主要证型。在所研究的59篇文献中,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候论述可谓全面,在脏有肾、脾、肝三脏之属,在病性上有痰湿、血瘀、火(热)结之论。在所研究的证型分布中,肾阳虚型出现频次最高,频率占24.35%;其次为痰湿型,频率占23.48%;血瘀证占20.87%;脾虚证占15.65%、肝郁化火证占8.70%、肝经湿热证占3.04%,肾阳虚、痰湿、血瘀三型共占到了总数的68.70%,可见肾阳虚、痰湿、血瘀是多囊卵巢的主要证型,尤其以肾阳虚型最为多见。③用药规律:用药类别以补益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导。补益药694味次,占42.58%,居于首位。非补益药为味次936,占57.42%。补益药中以补阳药物为主,占43.37%,其次分别为补血药、补气药及补阴药。可见现代医家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以补肾阳为补益虚损的重要治则。另外化痰药出现244次,占到了14.97%;活血化瘀药出现168次,占到了10.31%。两类药物共占频率25.28%,可见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治疗中,补益药尤其是补阳药为主导,其次是化痰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这与本病的证候分布研究结果相吻合,从侧面说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证型为肾阳虚型、痰湿型、血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