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材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科学内容,是我国医药宝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些年因中药材中有害成分的残留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同时阻碍了中药材走进国际市场的脚步,成为中药材发展的瓶颈。为了尽早达到国际贸易的检测和限量标准,建立一套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是决定中药制剂能否在国内外顺利发展的重中之重,解决质量控制技术问题迫在眉睫。对中药制剂中多个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是使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得到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萃取方法,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和关键技术问题均能起到指导的作用。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药材中有害物质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综述。第二章:建立了超声辅助-浊点萃取法萃取中药材中多环芳烃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对表面活性剂浓度、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液固比、盐浓度以及平衡时间和温度等诸因素进行了优化。五种多环芳烃在0.05-20ng/mL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9-0.9999之间,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地黄、板蓝根、黄莲、白芪、黄芩等五种中药材中多环芳烃残留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4.6%-6.6%。在最佳条件下对地黄、板蓝根、黄莲、白芪、黄芩五种中药材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测定。第三章: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悬浮凝固液滴-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酮的新方法。对分散剂和萃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离心速率和盐效应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对四种品牌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的丹参酮进行了检测。本方法具有检出限低、耗用有机溶剂少、萃取时间短、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