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标准(试行)从表面上解决了我国职教教师标准长期缺失问题,但教育部财政部斥资1.5亿进行的职教师资培养标准相关研究却表明仍然有大量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探讨。职教教师资格等相关文件中对技术相关方面要求不明或不高也造成了我国职教教师标准历史欠账的累积。现代科学技术呈现更加活跃、突飞猛进的新态势,有可能导致一次新的世界经济浪潮的来临,作为对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要角色的教师的研究不能无视新的技术生态。本论文以技术哲学、技术史、技术社会学、技术文化等技术相关学科为分析工具,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访谈及问卷调研等方法,对职教教师标准各主要构成部分中的技术取向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在对我国职教教师标准中对技术取向有待加强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以技术相关学科解析职教教师标准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举要性地解释用技术相关学科分析职教教师标准时主要采用的分析视角和基本立足点。第三至第五章分别对技术取向指导下职教教师应具有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及相应的能力要求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对职教教师角色进行了总体性分析。第七章分析了着眼于提升职教教师技术素养的培养和培训策略。分析职教教师标准中的技术取向,要辩证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理解技术的相对独立性。重视技术伦理,树立生态技术主义观。具有技术批判意识,防范技术异化。并以上述主要分析角度研究职教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教育观方面,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发展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科学把握职业教育时代特色与重点,重视设计和技术发明。坚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性与区别化,能把握所从事专业的技术分类并选择教育策略。坚持人文的职业技术教育观,从富含人文的角度设计和架构职业教育。职教教师要从理念、设计、内容、方法等多角度反思教学观。在教学中要坚持“中立”的教学观,能对所从事技术作出一定程度的反思与批判,较好处理地方性知识与标准化知识的关系。充分重视意会知识的挖掘与传播,着力培养学生技术问题探索与分析能力。理解取象比类基本内涵,了解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关注与所从事专业紧密相连的丰富现实生活现象。学生观方面,职教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完整意义上的技术使用者,鼓励学生成为技术扩散的参与者。适度鼓励学生参与技术改造,知晓技术单元的内涵并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着力培养技术反思者,对教育中僵化现象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持警惕。职教教师要做具有工程思维习惯的人,具备一定的解决工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要成为全面意义上的技术使用者、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型知识分子、技术化时代的引领者。职教师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引领的院校体系。职教师资的在职培训应改变为以院校为主要承载主体的基本模式,转变为以社会资源(含科研院所、正规企业等)为主,国家和政府整合协调的模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方面,应允许其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培训,计划单独预留,并做好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