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为学龄前儿童的养育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儿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为学龄前儿童的养育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儿童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成长并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及健全的人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江岸和桥口区整群抽取五一、竹叶山和常青3所幼儿园,选择身体、智能发育正常的1012名3~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拟的"学龄前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及"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现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教育子女的心理状态、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父母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松、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不良教育方法,调整教育子女的心态,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可促进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0年全球恶性肿瘤年新发病例至少为850万,2000年至少为1030万,死亡数相应分别为570万和710万,预计到2015年,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联系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以提高教学效果为落脚点,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 古诗文 ; 现状 ;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5-01 一、
【摘要】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主要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初衷,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既增加了学生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感,也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应用中学好语文,既是新教育体制的要求,也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本文就初中语文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 应用能力 ; 问题 ;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6-01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应运而生,作为新生事物
PDCD1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响 目的 分析皖籍汉族人群SLE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中PDC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探讨PDC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SLE易感性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8-01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文化。这一文化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互补为主线、儒释道合流发展为基础的复合伦理型体系。它是在中国特殊的自然环境、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积累和习惯。明显地蕴含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