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是以研究船歌体裁为中心,选取了三首船歌作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19 No.6)、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这三首船歌进行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及艺术特征的分析,比较出相同体裁下的同一性质和不同点。根据船歌体裁的特点,分析演奏和艺术特色,从自己的实践角度出发,对旋律性演奏、左手低声部的伴奏形式、速度及力度在音色上的变化、踏板的运用、演奏处理及体会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以上分析结果的整合,争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创新。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船歌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了艺术风格的分析,从艺术情感风格到曲式结构的比较,分析出了船歌作品的异同。文章会以谱例为基础,明确的指出各小节的演奏技巧与难点,并说明在演奏中如何解决。通过笔者对三首船歌作品的比较和音乐分析,可能在部分研究中出现不足,但期望可以将这种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其他体裁的乐曲研究中,而这种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预计会对今后研究其他体裁的乐曲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以实际理论依据为基础,将对乐曲的艺术风格、曲式结构、演奏分析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为钢琴爱好与教学研究者在今后的表演和教学实践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