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春小麦个体适合度与群体产量关系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选择进程极大提高了全球范围内小麦的产量。小麦选育和种植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群体产量,而通过单株株型进行高产品种的筛选(即系谱法)已成为小麦选育的主要手段,这需要育种学家能很好协调单株和群体表现的关系。然而,群体内的个体之间对有限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增加资源竞争器官的投入提高个体竞争能力反而对群体繁殖输出不利。本研究从春小麦个体和群体产量关系以及群体产量与个体大小不整齐性水平上研究小麦群体产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生育期近110天的35个旱地春小麦为供试材料,在典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进行(甘肃榆中)开展大田试验。在256株/m2的低密度和484株/m2的高密度播种条件下,分别采用单播和混播方式研究34个旱地春小麦品种个体适合度与群体产量关系和株高、旗叶高、茎、叶、穗、地上生物量、籽粒数、籽粒重等指标的大小不整齐性与群体产量关系,以期望为现代旱地春小麦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低密度播种条件下,34个旱地春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具差异显著且其值在150g到450g之间,波动差值为300g/m2左右。在高密度播种条件下,34个旱地春小麦单位面积籽粒重差异显著且其值在180g到380g之间,波动差值为200g/m2左右。2.在256株/m2的低密度播种条件下,34个旱地春小麦单株籽粒产量差异显著且其值在0.75g到1.75g之间,波动差值为1.00g/株。同样的,在484株/m2的高密度播种条件下,34个旱地春小麦单位面积籽粒重差异显著且其值在0.4g到0.8g之间,波动差值0.40g/株。3.在256株/m2的低密度播种条件下,34个旱地小麦品种间的群体产量随个体适合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驼峰状”抛物线变化。在484株/m2的高密度播种条件下,群体产量随体适合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4.两种播种密度条件下,34个旱地春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可塑性的改变对群体产量和单株产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具有较小或较大的籽粒产量可塑性的品种其群体产量在高密度播种条件下更能获得产量增加,而适中籽粒产量可塑性品种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其产量稳定性更强。5.在256株/m2和484株/m2的两种播种密度条件下,34个旱地春小麦品种的群体产量随株高、旗叶高、茎重、叶重、穗重、地上生物量、籽粒数和籽粒重等指标基尼系数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中,旗叶高、穗重和籽粒数大小不整齐性对群体产量形成影响最为显著。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旱地春小麦的育种应当选育个体适合度适中的品种,不应该过度追求大穗,多分蘖等增加个体适合度的特点,适当的弱化个体植株的竞争特征,降低个体自私的行为,这样才能达到群体上的高产。把进化农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育种上是将来品种改良的关键。降低植株的大小等级差异对于旱地春小麦产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无线片上网络通过引入无线链路,实现多跳有线通信的一跳可达,解决了有线片上网络中的远距离多跳延迟较高问题。然而无线节点数量较少,子网内流量聚集在无线节点周围,达到无线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很好地应用计算机领域的诸多知识来解决许多日常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将问题抽象概括,从而得心应手的解决一类甚至多类问题
经验回放技术能够让智能体使用过去的经验样本进行策略优化。当只有一个智能体与环境交互时,经验回放技术能够提升智能体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如果智能体使用以
一直以来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疾病并不能得到根治。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从基因水平上对疾病实施有效且根本性的治疗,基因治疗由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开发一种基于还原敏感响应的纳米基因递送系统,利用细胞内高GSH浓度呈现出的还原性环境,实现载体在细胞内更快速的释放基因,从而达到高的转染效率。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还原敏感响应基因递送载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属于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 L.)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含量和组成有很大差异。目前,
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出现,很多国家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发展的多样化,含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孤岛检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孤岛检测方法多基于恒功率控制和电流控制并网逆变器研究,随着下垂控制等其他控制策略并网逆变器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机并网逆变器的广泛应用,传统孤岛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得到挑战,必须寻找一种通用性更强的检测方法来适应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为了研
DNA链可以传输正电荷(空穴)的性能,促进了医学领域内的分子电子器件研究。然而鸟嘌呤自由基阳离子(G·+)的快速去质子化会导致空穴传输终止,其脱质子的速率直接影响着空穴传递的
目的:由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两方面,研究和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评价口服腰突颗粒汤剂对治疗肝肾亏虚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住院部骨三科住院的,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型腰痛,西医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选择保守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6名患者,按照入组时间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腰突颗粒组和对照组,腰突颗粒组口服腰突颗粒
近年来,以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智能化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当前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教育领域。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是最重要的学习场所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安全性的发展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以危化品仓储为代表的高危环境的安全对社会经济人民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能够对这种危化环境实现全方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