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众多,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中小型科技企业寿命短、成长慢、抗风险能力弱及融资难等,严重制约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综合竞争力提升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尽管各国一直致力于其长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但企业依然“短命”,其根源在于其成长复杂性及成长机制不完善。本文将仿生学理论同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特点相结合,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划分为孕育期、创办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或蜕变期五个阶段,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生命体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仿生学视角下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内生与外生成长机制体系,前者包括企业家素质、技术创新、人力资源、融资能力、产品与市场、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后者包括政策法律环境、产业演化与行业发展、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金融生态环境、社会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三维成长模型,并对其做出理论解释,指出中小型科技企业是在其内部大脑-企业家的指挥下,骨骼系统-治理结构的支撑下,血液循环-融资能力和神经系统-人力资源的配合下,心脏-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的调养下,通过产品和市场获取资金,并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还通过与外部机制要素发生相互作用,不断从外界获取成长的营养和能量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实现成长。此外,本文运用SPSS15.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和DPS7.55软件中的层次分析法(AHP)等计量经济学和发放企业调查问卷、咨询企业家、咨询企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咨询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等实证研究方法,以济南市为例,对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了实证调查,并据此提出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的措施与建议,包括:完善在中小型科技企业政府支持体系,健全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强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创造与建设,完善风险资本市场,提高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以及提高企业家素质。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构建了仿生学视角下的较为完善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体系;二是,选择济南市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对不同产业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内部、外部及综合成长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提高当地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力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