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汉语中四组常用的单音节语气副词,分别是“又”、“也”,“才”、“就”,“偏”、“硬”,“决”、“绝”,它们用在“不+VP”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义,起到强调否定语气的作用。文章的引言中就“问题的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以及“语料来源”等问题作了交待。除去引言和结语,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比较了四组单音节语气副词+不+VP,结语在前四章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用在“不+VP”前的单音节语气副词的语气义和使用条件等问题。第一章比较了“又+不+VP”和“也+不+VP”。它们的基本语法意义分别是表示加合和表示类同。它们用在“不+VP”前则分别强调了否定语气和委婉语气。“又+不+VP”是以“只有P,才Q”为预设,通过否定P来否定Q;“也+不+VP”的预设是存在一对矛盾,“也”缓和了矛盾。因为,“又”和“也”用在“不+VP”前有凸显事实的作用,所以,它们的语法化程度提高了,主观性也增强了。第二章分析了“才+不+VP”和“就+不+VP”。我们先比较了“才”和“就”的主观功能,分别可以分为三种;在此基础上,得出:“才”在“不+VP”前是通过加强否定而肯定说话人的预设,表达了得意意志;而“就”在“不+VP”前是通过加强否定来强调事件主语坚决不做某事的坚决意志。第三章比较了“偏+不+VP”和“硬+不+VP”。“偏”和“就”都是强调说话人不认可事件主语的做法,但是“偏”暗示了事件主语是不顾客观条件地去做某事,而“硬”则暗示了事件主语是硬撑着,固执地去做某事。我们认为:“偏”和“硬”用在“不+VP”前分别表达了“强调偏离”、“故意违反”以及“强调硬撑”、“固执坚持”的主观性。第四章分析了“决+不+VP”和“绝+不+VP”。“决”和“绝”语义的历时演化不同,共时平面上的语义特征也不同,“绝”的语义特征要比“决”复杂。“决”用在“不+VP”前强调了坚决的语气,表达了说话人坚决的否定态度;而“绝”则强调了绝对语气,强调了说话人坚决而绝对的否定态度。结语总结了单音节语气副词+不+VP的语气义。这些语气副词都加强了否定语气,而“也”除外。单音节语气副词用在“不+VP”前主要是与否定焦点和主观性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