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用票据进行支付和资金清算的交易越来越多。由于监管制度不全,利用票据进行诈骗的犯罪也日益增多。文章从票据诈骗犯罪的手段及特点入手,针对票据诈骗罪的认定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按照由主观到客观的顺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本人的观点。 在第一部分关于主观方面相关问题的论述中,主要针对目前仍有争议的“占有”和“明知”的内涵和以及认定标准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家相关规定,提供了判断本罪主观要件的一些标准。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犯罪对象的范围问题,意在解决现实中越来越多的,骗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的认定,从国内的立法以及国内的司法理论及实践等多个角度论证,得出票据诈骗罪中的犯罪对象应该将财产性利益包含在内,并对适用于票据诈骗罪的“财产性利益”一词进行了限定。 第三部分是本罪涉罪票据的认定。这部分,本文将票据诈骗罪中五种行为方式所涉及的票据分别进行了梳理,使各种票据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楚。 第四部分,在客观方面的认定中,本文着重对几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分别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对法条用语的分析来探讨几种行为的定性,从而对“罪与非罪”有更好的界定。 第五部分注重运用典型案例将“票据诈骗罪”与其他容易混淆的犯罪一一对比。通过文章的论述,使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认定中,能更好的将“此罪与彼罪”区分开来。 最后针对票据诈骗罪的新特点和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提出了预防犯罪发生的角度和犯罪查处中应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媒体逐渐成为了社会舆情的放大器。面对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作为网民中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特殊群体,高校青年大学生极易
信赖原则最初是关于在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将社会生活上所必要的客观注意义务具体化的原则,所以称之为交通上的信赖原则。它源于1935年以来德国交通事故处理的判例,认为汽
浮动担保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随着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判例不断诠释,浮动担保已经从最初的较为简单的概念发展成为规则日趋复杂、严密的担保制度,并伴随现代商业融资的需要影
美国著名的行政法学家——弗兰克·J·古德诺先生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所阐释的二分理念是对三权分立观点的极大冲击,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人们对建立在三权分立原则之上的行政体制的反思,对后世行政法学的研究更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入手,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下的行政法的诸多内容进行了基本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用政治与行政二分理念中的精华来完善指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已经
法律是理性的产物,美承载着感性的光芒。法律和美之间究竟有无联系,有何种联系?“美”是否可以继“真”、“善”之后成为判断法律的另一标准?而这三种标准之间又有何种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