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地名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更好对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进行分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行政区划地名信息记载着城市的前世今生,特别是建国70年以来,行政区划地名是中国经济、历史和文化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我国政治、政策和管理的目标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研究意义。自1949年以来,我国行政区划变更信息量十分巨大,但是对这些信息深层次利用较少,特别是对于各个省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研究亟需行政区划地名变更信息和空间数据的支持。随着当前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知识图谱技术对于多源、异构等海量数据分析和表达的有效性,使得知识图谱技术为行政区划地名信息的处理和时空演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开展基于多源数据的行政区划地名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研究,通过多源异构的行政区划地名信息提取、融合、可视化表达等,系统的梳理1949年之后的行政区划地名变更信息,展现建国70年以来行政区划地名演变过程和规律。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多源数据的行政区划地名特征分析: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各省市区地方志、行政区划网和博雅地名网等多源行政区划地名数据,分析各种来源的行政区划地名数据的优势和不足,采集权威、全面和互补的行政区划地名数据,形成行政区划地名演变信息,并分析行政区划地名及其演变信息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2)行政区划地名演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基于规则模型的时间信息提取方法、基于Bi-LSTM和CRF集成的行政区划地名提取方法、基于Bi-LSTM和双层Attention集成的行政区划地名沿革关系提取方法、基于百科知识库和词向量的行政区划地名语义消歧方法和基于属性知识库的行政区划地名属性填充方法对行政区划地名演变信息进行信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规则模型的时间信息提取方法在行政区划地名演变信息中提取准确率为99.12%,召回率为98.14%,F值为98.63%;基于Bi-LSTM和CRF集成的行政区划地名提取方法在混合语料上的提取准确率为95.09%,召回率为93.17%,F值为94.12%;基于Bi-LSTM和双层Attention集成的行政区划地名沿革关系提取方法在行政区划地名演变信息中提取准确率为97.61%,召回率为93.76%,F值95.65%。(3)行政区划地名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图数据库Neo4j的行政区划地名存储和可视化表达,以及行政区划地名统计分析和时空演变模式分析,挖掘行政区划地名的演变规律和特征。基于行政区划地名知识图谱开展行政区划地名属性信息和沿革关系查询应用;基于2015年安徽省乡镇区划矢量图和行政区划地名沿革关系信息,进行安徽省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1949年以来的空间范围推演,构建行政区划地名时空数据库,开发基于知识图谱的行政区划地名时空信息可视化联动平台,实现行政区划地名知识图谱和行政区划地名时空范围的关联和表达。
其他文献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是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中职生长远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作为一种手段,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英语课堂教学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因此,有意培养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失为改进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策略。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正】 9月16日,市政府召开国庆节前全市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专门就国庆节前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做好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3个区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市政府13个
【正】 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发展慈善事业"纳入国家"十五"计划。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慈善机构"
本文就94年1月1日起实行人民币汇率统一对我国进出口、外商投资及外币负债等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作一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消除负面影响的拙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军事上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应用,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油料作为战争的“血液”,其供应直接关系到战斗力,建设油料保障
面对着社会中增长的能源需求,煤矿的开采逐渐向机械化发展,同时带来了很多的弊端,综采工作面使粉尘的浓度以指数形式激增。如何减少粉尘的浓度是煤矿企业最看重的问题,本文就
有机硅树脂基耐高温涂料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热性及耐腐蚀性等优点,是耐温涂料中较受关注及研究的一种,被应用在加热器、汽车发动机、化工高温反应设备及航天等材料的保护上
按冰、凝,古作文,义为水凝结成固体,後加水旁作冰,俗写作凝。《说文.久部》:“冰,水坚也。从欠,从水。凝,俗冰,从疑。”段玉裁注:“以冰代欠,乃别制凝字。经典凡凝字皆冰之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