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长期合作的关系,合作模式是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2014年以来,随着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等纷纷出台PPP的相关文件,自上而下大力鼓励和支持PPP模式的推广,在我国掀起了PPP模式发展的热潮。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长期以来积极支持“两基一支”领域发展,也必将成为参与PPP项目的主力,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等战略性、全局性重点领域建设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相对于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PPP模式有其独特优势,有利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公共财政投资和项目建设运营的效率,但其风险因素也更为复杂,国家开发银行要实现对PPP项目的融资支持,必须要做好项目信贷风险管理。PPP项目的建设运营周期长、参与方多,受经济发展、技术变革和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PPP项目是以时间为自变量,风险伴随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每一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都会导致国家开发银行PPP项目融资的失败。因此,本文以国家开发银行对PPP项目融资的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为议题,运用文献综述法梳理了国内外研究PPP基本概念、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文献,分析PPP模式在各国的应用领域和程度差异,运用对比分析研究法找出PPP项目相较于传统政府融资模式国家开发银行应特别关注的风险点。针对PPP项目政策性强的特点,全面梳理了我国PPP政策的发布情况,分析了国家开发银行PPP项目融资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运用PPP项目风险分类核对表法、头脑风暴法和经验分析法,动态而持续的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贷风险进行了识别与评价,并提出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以更好地化解国家开发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