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生死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1899.6.14—1972.4.16)其作品的文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与许多作家不同的是,大量的关于“死亡”的描写贯穿了他文学创作的始终。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文学中“死亡”主题的探源,了解川端康成独特的文学观。 综观川端康成创作实践的全过程,虽然作品的风格有所发展,但是作家对于死亡特殊意义上的关注从未改变。个人生活的“缺失体验”、佛典与古典文学的影响,战争的创伤,这些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铸就了他对死亡独特的理解,并成为以“死亡”为主题作品产生的根源。 这些描写“死亡”的作品构成了川端文学的独特性。但是,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哀伤的基调,而是作家演绎一生的生命的赞歌,具体表现在“处女崇拜”及“恋母情结”上,是对爱的渴望。个人的经历、文化的沉积、社会的巨变,促使川端康成在斗室之内,打通了生与死的临界点。作家没有把死视作终点,而是常常把死作为起点,为了要否定死,就不能不先肯定死,再从死来认识生,进行一种反向思维。可以说川端文学是描写从死向生的文学,“死亡”描写不是否定生命,而是对生命抱着爱惜的态度。从审美角度来说,在悲中求美,“悲”与“美”相通。作家后期的作品在死亡中、甚至是在梦幻中、想象中追求妖艳的美的生命,在魔界与佛界中穿梭,寻求艺术上的真、善、美,进行了更高层次上的探索。 穿透生与死的屏障,以视死如生的执著追求为核心,向在死亡面前颤抖和感受生存压力逼迫的人类伸出一只救援和抚慰的手,在人类心灵中架起一座打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瑰丽金桥,这种宗教性的祈愿构成了川端康成文学的基础,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主义的美。这种来源于个人经历的在死亡中演奏生命赞歌的美学观不是外来的,是本土的,在日本人的审美目光中生与死是一个变化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死不是通往永恒的沉寂,而是走向流转的生,作家用“临终的眼”凝视着虚空的世界,留给读者的是不尽的启迪,成为日本传统美的传灯人。
其他文献
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努力让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企业变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把技术进步和建立现代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是微生物采油的机理之一。微生物可以将长链烷烃降解成碳链较短的烷烃,改变石油的组成,实现石油化学品的生物转化,获得优质汽油等。此外,微生物降解烃类在环境保
【正】 史之有评,由来已久。如果寓褒贬于记事分寸之中也算是一种评论的话,那么,自有史以来就有史评;如以编史者正面使用论评文字才算,那么“太史公曰”是个开端,后代相继承
文章从三角函数的角度证明了基本勾股数公式.首先说明了一个角的正弦和余弦值同时为有理数时,该半角的正切值为有理数,接着解释了基本勾股数和单位圆上的有理点之间的关系,最
4月15日,史玉柱在巨人员工大会上演讲时称,巨人在取得成功后,企业内部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兔子”,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要全面推行“狼文化”,赶走“兔子窝”。“‘兔子’人缘好,
报纸
目的分析部队官兵致残的具体原因和发生规律,提出防护措施,降低致残率,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某部队医院1990-07/2015-07间通过专家进行医学鉴定的伤残人员的
在分析自然交互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智能产品目前存在问题,探讨一种基于自然交互的智能产品设计方法。通过市场调研及用户调研总结出智能产品目前存在易用性差、智能程度低的问
目的分析和总结我国化学事故救援推进化学事故救援知识普及,强化化学事故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2008~2012年我国化学事故的大体趋势和应急救援总体情况,分
本文综述了核燃料和核材料中铀、锆的分离方法以及铀中锆的测量方法。由于铀中锆的含量范围很广,从1.50×10-6~3.8g/gU,在分离和测量时,既要考虑尽量地减少铀的残留量以消除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