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文化感知及其文化空间规划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传统聚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样本,是衔接中华民族历史和未来,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传统聚落的衰败日益加剧,破解传统聚落衰败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势在必行。挖掘传统聚落文化内涵,让民众深切感受传统聚落文化,认知文化的价值,提高传统聚落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体能动性,对当前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将致力于解决如下关键问题:(1)传统聚落文化的构成包含哪些内容?(2)文化的载体形式具有怎样的类型和特征?(3)传统聚落文化的感知过程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4)如何对传统聚落文化感知情况进行量化评价?(5)如何将传统聚落文化感知评价运用于传统聚落文化空间规划决策?(6)如何将传统聚落文化感知理论运用于文化空间规划实践,提升传统聚落文化空间的文化可感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文化地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文化记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网络文本大样本和问卷调查小样本相结合的研究数据,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传统聚落文化—文化感知—文化空间规划”的研究主线,从理论探索、实证检验、评价研究、应用研究和案例实践等几个步骤开展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以传统聚落文化地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托,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明晰传统聚落文化载体、内涵和价值;第二,基于认知心理学和文化记忆理论,演绎推理传统聚落文化感知的过程和机制,构建传统聚落文化感知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论证;第三,从感知内容要素和结构关系两个维度对传统聚落文化感知进行评价,构建传统聚落文化感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传统聚落文化空间规划的评估工具和决策依据;第四,基于传统聚落文化感知理论,探索传统聚落文化空间规划技术体系,指导文化空间规划实践;第五,通过案例实践,将传统聚落文化空间规划技术体系运用于规划实践中,实现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转化。本文研究发现传统聚落文化感知包括文化载体感觉、文化内涵知觉和文化价值推演三个结构层次,其作用机制分别为主客体交互机制、身心反应机制和思维推理机制;文化载体形式和感知者知识储备是影响传统聚落文化感知的核心要素;群体的文化记忆是文化感知的共性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感知评价体系,作为文化空间规划的决策工具;探索文化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规划实践,拓展传统聚落文化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其他文献
文中依托某市中心幼儿园教学楼改建工程,对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指标、施工要点及工后质量检测等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汉语教学的模式从线下课堂转移到了线上。线上汉语教学在给学习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如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缺少互动、教学管理困难等。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上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线上汉语课的关键。本文依据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设计原则,并结合笔者在河南大学进行的为期6个月的线上教学实践经验,选用《汉语教程第三册(下)》第二十五课《中秋月圆》为例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小说内涵广厚,言深意远,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易深刻认识和理解,需要加强指导。以《孔乙己》为例,从广泛读、反复读、比较读、个性化阅读以及读写结合、影视辅助等方面,分析与归纳了鲁迅小说的六种读法。
<正>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居家线上授课成为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之一,这其中也包括体育教学,有时需要在家庭或封闭管理的社区开展体育锻炼,一些学校也积极制作了线上体育教学课程,这为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许多教师、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比如学生在学校学习体育课程后,课外如何更好运动?怎样让不同的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运动并参与到运动中来?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的体
期刊
建筑工程防水质量关系到工程使用功能能否正常使用,防水工程除了考虑设计的合理性、材料的正确选取外,在作业过程中还应严控防水材料品质、铺贴技术、铺贴过程控制、特别对细部构造进行处理等。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从而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
近十年来,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多媒介语境下的当代受众来说,音乐作品的传受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既需要借助传统媒体触达主流受众,更需要借互联网新媒体之力触及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以贴近年轻人的话语表达方式,让音乐作品走进年轻人的视野,向全球用户传播中华文化,为全人类的音乐艺术传播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双减”背景下,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家庭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是青少年提升体育认知、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一环。实现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有效合作和互动,是实现“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举措之一。同时,家庭体育的健康发展将全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学校体育的效益和质量,助力美丽和谐家庭建设,对于社区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提升全民健身的成效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
读小说,很大程度上就是读人。要想读懂一个人,就必须了解这个人乃至周围人的心理。而一篇优秀的小说,它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部分往往是不多的,这就需要我们能从大量的人物外在表现中,读出人物心理。基于此种思考,我们尝试阅读了《孔乙己》,发现了不少新鲜却又叫人心痛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门口的时间不同往常。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要求。乡土地理是一门与国家地理课程配套的课程,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人地观念和区域认知,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对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国内外乡土地理课程研究进展、兴国县乡土地理程开发与利用现状为背景,探索开发兴国县乡土地理课程,通过教学设计和案例验证可
近年来,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大力推广,初步形成了良性发展生态。政府导向与市场机制相融合,为戏曲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思路:一方面是优秀戏曲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确立了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其传播也面临着与当代生活的接受与碰撞。本文基于国家艺术基金五年多来资助戏曲艺术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的数据,分析戏曲艺术作品在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凝聚价值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