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 Lending),指的是利用网络实现点对点直接借贷的一种新型借贷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即作为该种借贷模式中的中间方。P2P网络借贷2005年前后在欧美出现,Zopa、Lending Club、Prosper等网络借贷平台是其中代表。该种借贷模式很快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复制,我国也不例外。随着迅速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P2P网络借贷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因中国的传统文化特性,个人之间的金钱借贷,往往发生于熟人之间。陌生人之间互相借钱已经从天方夜谭变为了现实,正是受益于P2P网络借贷的飞速发展。2011年来,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也有人称之为野蛮生长。学者、业界专家、监管部门对于其的研究和讨论从未停止过。就目前而言,P2P网络借贷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中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且并未得到解决,其中之一便是许多平台在运营过程中设立资金池或者与资金池产生紧密联系,简而言之就是资金池问题。资金池问题并不是P2P网络借贷行业所独有的,在其他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资金池理财产品早已不是新鲜事。本文从资金池的角度切入,研究的是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资金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法律风险相应地提出对策,采用横向与纵向分析的方法,借鉴其他行业和国外的经验,针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以下四个章节:本文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池问题的研究以资金池为切入视角,那么资金池的定义需要在第一章厘清。资金池在法律上并无明确的定义,第一章对资金池的定义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基金、信托等行业的资金池问题及我国在该等行业针对资金池问题有那些监管的措施。有相似的特点则必然有相似的风险,第一章通过对商业银行、基金、信托等金融领域资金池问题存在的现象的介绍,确定了“是什么”之外,为后文分析P2P网络借贷资金池问题所带来的法律风险提供了依据和借鉴。第二章分析P2P网络借贷行业资金池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过程中演化出的各种各样模式的阐释,分析各种模式下P2P网络借贷的法律性质、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资金池在每种模式下是如何产生或存在的。不同运营模式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会导致不同形式的资金池在其运作过程中产生,有些资金池虽为平台无意为之,但因其运作过程存在特有模式导致资金自然沉淀,并滋生了许多潜在的法律风险,这也为第三章法律风险的分析奠定了基础。资金池问题在P2P网络借贷行业普遍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相关部门也明确禁止P2P网络借贷平台触碰资金池这条红线。第三章主要分析,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资金池问题存在怎样的法律风险,包括非法集资的风险,平台自融的风险、举证责任分配、洗钱风险以及超范围经营的风险。其中金融消费者保护又与平台自融、期限错配以及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息息相关。明确法律风险后,方可对症下药,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对行业进行引导或者规制。第四章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进行了思考。英国和美国的P2P网络借贷在制度和监管设计上就杜绝了资金池问题的产生,其中许多在实践中的监管以及自律措施很大程度上使得资金池问题的产生变得很低。例如两国都强调信息披露。笔者依据前文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对英国和美国该等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较早且有序的国家的借鉴,将发达国家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有针对地尝试性提出了几点规制该行业的建议。我国各种各样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出现,在这其中因无法继续经营而关闭的不在少数,所以对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制是必要的,以控制其中的法律风险。本文从平台自身、行业自律、监管部门三方面出发,结合前文对法律风险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此过程中不乏对发达国家已有的监管经验的借鉴。本文是笔者一些稚嫩的设想,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国家、行业组织以及金融消费者各方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