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型小说评点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文虎评点的《儒林外史》在《儒林外史》研究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就笔者所知关于张评本的系统研究尚有空白。因此,本文拟从张文虎的士绅身份出发,深入考察张文虎评点《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并阐释张文虎在其中所体现的艺术理念和政治理想,从而全面评价以张文虎为代表的“士绅型”小说评点的阐释价值,及其对小说作品传播的贡献。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张文虎士绅身份的界定。其中第一节是对张文虎士绅身份形成的背景和过程进行梳理。以他谋求、获得,并最终以士绅的身份进行各项活动为脉络。笔者希望通过张文虎士绅身份的这种确定,分析这种经历催生出张文虎个人的士绅意识。第二节则论述晚清社会的动荡造成士绅的精神迷失,并引发张文虎等人的身份焦虑之感。张文虎等人只能在擅长的文化领域中,通过地方文化建设特别是小说评点来解决现实的困境。第二章是对以张文虎为代表的士绅型小说评点话语体系的分析和评述。第一节将张文虎作为士绅所独特的文学观念,深入分析评点中体现的小说教化功用观,以及张文虎以读者为考量,在针对小说讽刺手法进行的辛辣诙谐且简洁明了的剖析和阐述。第二节以张文虎的士绅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分析张文虎个人经史研究的学术思维在小说评点中的另类运用,其中包括了人物考证、本事研究和经史学者的客观理性的研究原则。第三节则是从张文虎士绅的理想信念为参照,并结合现实状况,解析张文虎在小说评点中理想人物和理想世界的建构,揭示其审美理想与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是从张文虎的小说评点的有效性研究出发,分析士绅型小说评点在中国古典小说批评体系中的意义。第一节对传统小说评点的主要两种类型进行解析,并指出它们在小说的传播过程中,容易造成接受者的阅读接受障碍。之后进一步探寻张文虎小说评点以读者为本,规避前者的不足之处,消解阅读障碍,以实现小说的教化目的。第二节笔者越过张文虎小说评点模式本身,转而进入研究士绅型小说评点对后世的影响。由于着眼于读者接受方面,士绅型小说评点建立起有效的阅读体验,以期达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从张文虎的评点来看,这种类型的评点也极大促进了《儒林外史》的销售和传播。同时,在此后的“五四”运动中,这种评点方法也对胡适等人的文学批评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帮助。
其他文献
<正>各大书单撑起了出版社微信公号的大梁;图书公司公号则凭借多样的交互形式在各项指标方面占据先机。岁末年初,各大书业公号纷纷盘点过去,展望未来,为读者们奉献了一道道移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中药与单用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CNKI等中外论文数据库,筛选出针药对照单用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临床对
<正>二次元是一个标签,一类文化,如今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站在前面的女孩一袭靛青色的日系长裙,紫色的长发垂到腰际,精致的妆容下是一张仍显稚嫩的脸庞,在7月上海早晨的阳光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位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灸治
目的:观察以阳和汤为基础联合TP方案辨病辨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T
经济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思想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经济利益多元化为农村基
契丹归明人是指投归北宋的辽国人,是宋辽共存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接纳,无时不受宋辽关系所影响,随着宋辽关系的变化,北宋不断调整对契丹归明人的政
<正>不久前,我来到南京三味茶庄,在这个小小的大佛龙井茶庄内不仅茶香四溢,而且散发着浓浓的茶文化气息。王浙东泡上一杯家乡的大佛龙井,在众人的邀请下,弹起六弦琴……品茗
最大限度地为城市流浪乞讨儿童提供救助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非政府组织(NGO)的职责。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城市流浪乞讨儿童救助保护中具有明显的角色优势、筹资优势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