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权威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医学图像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心室隔膜是心脏左右心室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它的形态可以反映出心室收缩运动的情况。围绕心室隔膜并结合医学图像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中的医学图像分割、形态学图像处理、仿真建模等技术可以为心肌肥厚、肺动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高效、准确的算法以及仿真研究平台。本文基于心脏核磁共振短轴图像,通过医学图像分割与形态学图像处理等算法提取心室内膜边界与心室隔膜骨架线,并对其进行形态分析。针对左右心室的不同特点,利用区域生长算法和可形变模型算法分别对左、右心室进行分割。将不同算法的分割结果用于不同的后续工作中,力求在保证分析计算准确性的同时降低医学图像分析对分割的要求。利用区域生长算法的结果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心室内膜边界;利用可形变模型算法的分割结果构建心室壁,采用骨架提取算法取得心室隔膜骨架线。此后,通过计算心室内膜边界周长的变化,分析心室收缩运动;计算心室间隔长度,为心肌肥厚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提出自动计算心室隔膜骨架线曲率的算法;针对曲率描述心室隔膜形态的不足,提出心室隔膜偏移量的概念,并计算偏移量的均值与方差,完善了基于影像数据评价心室隔膜形态的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平台构建心室隔膜有限元模型。通过三维重建将二维影像数据转化为三维模体,通过网格划分将三维模体转化为有限元模体。以此为基础,对三维心室隔膜的表面形态进行分析。本文的全部工作都基于实际的影像数据完成。在提出或实现算法的过程中,尽量满足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算法的高效、准确、人工介入少的普遍要求。本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自动或半自动的算法获取并分析可以评价心室隔膜形态的重要参数,可以为心肌肥厚、肺动脉高血压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达到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