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流中间包控流装置的模拟优化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连铸过程中,作为钢包和结晶器间的过渡容器,中间包不仅具有储存分配钢液的作用,更是二次冶炼过程特别是净化钢液的重要环节。因而中间包冶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特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中间包的结构。合理的中间包结构应保证中间包内钢液成分及温度分布均匀,停留时间尽可能一致,并且有较好的去除夹杂物效果。以某钢厂八流中间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流体的流场、停留时间分布及温度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为该中间包提出优化的控流装置。依数模计算初步得出优化的控流装置结构,由水模实验对数模结果进行验证。最后,以钢液为介质,对初步得出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对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原中间包不设控流装置时,其流场分布不合理,1#、2#出水口存在短路流,各流平均停留时间相差较大,死区体积高达50.4%;(2)添加控流装置后的中间包,对其进行水模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以水为介质)结果显示,添加控流装置后,有效地解决了原中间包存在的各流不均衡问题;(3)以钢液为介质,对水模优化的控流装置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的优化控流装置进一步改善了原中间包的流动特性,钢液得到充分混匀,各出水口的平均停留时间更加均匀,各出口的温度差控制在1℃以内,死区体积分数由原来的50.4%减小至15.1%,有利于提高连铸坯质量。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主要研究了AB-1贮氢合金极片的制备工艺,分析了粘结剂、添加剂、导电剂、制片压力等因素对电极片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温度热碱充电和KBH还原剂热充两种表面处理工
该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实验研究阐明有关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和提出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摘要如下:一、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生成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针对肿瘤代谢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及据此设计出的显像剂和/或制定的逆转策略(靶向治疗)将
开发了一种利用处理过的高速钢磨屑(海绵铁)配加其它废钢冶炼成一种新型耐火制品模具钢的工艺.在掌握了磨屑处理以及耐火制品模具的现状之后,进行了新型钢种的设计.对这种新
该论文旨在突破目前ILLLI血疗仪产品种类单一的现状,使血疗仪的临床应用根据实用价值.首先从人血液中不同成份的吸收光谱曲线、生物分子共振理论以及中医辩证学说几个观点阐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领域涵盖很多新的领域,如敏感受体分子,仿生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等等。纳米传感器可以成为在体内,研究细胞水平的重要生物过程的工具。  细菌纤维素(BC)作为
本文以胶原蛋白为基材,综合使用化学改性与共混两种改善材料性能的方法,将胶原蛋白酰化后,与GAG(Ch4S与HA)共混冻干成膜,然后将成纤维细胞种植在复合膜上,制成具有活性的杂化人工皮
该文通过冷态水力学模型实验,对鞍钢第二炼钢厂新建的单流小板坯连铸机中间包进行挡墙优化研究.采用弗鲁德准数(Froude)制作模型.在稳定浇注期,通过对五种挡墙结构中间包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