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盐酸小檗碱(BBR)联合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疗效,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单用Met 1000mg-2000mg/d稳定治疗3个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10%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退出1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60例,退出1例,脱落7例)。所有患者原Met剂量维持不变,治疗组加用BBR,对照组加用等剂量安慰剂。2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1小时血糖(1h 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Hb 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C肽(CP)、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小时胰岛素(1h 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 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炎症因子(CRP、TNF-α、IL-6)水平的差异。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代谢指标的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Hb Alc、BMI、TG、TC、LDL-C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FPG、2h PG、Hb Alc、BMI、TG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HDL-C均升高(P<0.05),但两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h PG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FPG、2h PG和Hb Alc分别下降了1.59mmol/L、1.11mmol/L和0.65%,体现了良好的降糖疗效。2.两组胰岛功能指标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FINS、CP、HOMA-IR均显著下降,2h INS、HOMA-β、AUC(INS)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两组患者1h INS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体现了更优的对晚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善作用。3.两组炎症指标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CRP,TNF-α均显著下降,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佳(P<0.05);对照组IL-6无明显变化,治疗组IL-6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P<0.05)。4.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研究期间均无低血糖事件发生,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异常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治疗组的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13.2%,经过调整药物剂量症状能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BR联合Met治疗T2DM安全性好,无低血糖反应,胃肠道耐受性较好,总体疗效优于Met单药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BMI、血糖、血脂,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增强晚时相胰岛素分泌能力,改善IR,并降低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