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纳米材料已逐渐成为了多门学科研究的基础。纳米材料由于其自身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其在光学、电学、磁学等方面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近来,半导体聚合物纳米颗粒(SPNs)因为它们作为荧光探针的突出性质如高量子产率、大的光子吸收截面积以及良好的光稳定性,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本文通过合成不同两性聚合物配基,并以此作为保护剂,结合纳米沉降等方法,探索开发出水溶性半导体聚合物荧光纳米探针。综合光谱和显微表征表明,该SPNs具有卓越的光物理学性能,如优异的荧光强度,相比量子点减少的光闪烁,比类似大小的荧光蛋白更好的光稳定性。更重要的是,由于光学性能的提高,通过把膜生物标记物交联到SPNs的表面,发现它们不仅适用于活细胞标记,而且也适用于单粒子追踪。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荧光纳米颗粒的合成路线,实现小尺寸荧光纳米颗粒的合成,首先通过合成不同的两性聚合物配基,然后以此作为保护剂,结合纳米沉降等方法,利用[(9,9-二辛基芴-2,7-二基)-交替-共-(1,4-苯并-{2,1’,3}-噻二唑](PFBT)合成水溶性半导体聚合物荧光纳米探针,通过表征发现,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尺寸均匀、荧光强度高等特性。2.研究合成的半导体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能,荧光稳定性,探讨巯基乙胺对其光学性能影响,并在单颗粒层面对其进一步研究。3.通过所制备的荧光探针颗粒,在活细胞水平上进行肿瘤细胞靶向标记和单颗粒追踪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