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预测,了解未来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程度,结合公共卫生机构费用的投入情况,查找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根据差距提出适宜的解决措施,旨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使公共卫生机构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服务量,不断的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方法: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预测需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状态进行估量,作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本文针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这类小样本、不确定、非线性问题,对其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灰色系统法、时间序列法等方法,预测2011-2015年新疆的社会总人口、总的医学敏感人群、老龄化人口数、重大传染病及慢性病患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应变量公共卫生机构费用与上述五个虚拟变量之间的综合模型,客观评价新疆2000余万城乡居民未来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程度,以及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供需关系。结果:新疆总人口数、总的医学敏感人群数、老龄化人口数、疾病流行病学模式转变(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呈快速上升趋势,且新疆将于201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重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传染病的总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在2015年仍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基于灰色理论的公共卫生机构费用的预测在2015年将达到43.29亿元;基于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公共卫生机构费用的预测在2015年将达到49.31亿元,两者差距为6.02亿元。可见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自身增长趋势远不能达到基于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所需的增长速度,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影响着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结论: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相应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具有可行性,并且获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尽可能保证居民享有安全、全面、便捷和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满足公众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