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黑人自从被迫来到美洲大陆,就面临着文化的选择问题。一方面,他们被迫选择美国白人文化来形塑自我,试图改变屈辱低下的地位,却因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之故,被主流文化拒绝和排斥;另一方面,虽然难以割舍自身的民族文化,但黑人文化本身也存在着落后与保守的问题,难以再给他们营造一个完美的精神家园。这样,在一种两难的尴尬困境中,美国黑人成了文化夹缝中的生存者。托妮·莫里森身为美国黑人作家,将黑人的这种艰难的文化选择作为她在小说中的思考的中心,在呈现黑人文化选择的艰难跋涉、寻求黑人在美国更好的文化处境的同时,也有意识地通过写作本身推动黑人文化的修复与重建。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进退维谷的文化处境。剖析美国黑人在历史上形成的特殊文化境遇。由于美国黑人的祖先是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大陆的,美国黑人在政治经济上便一直处于受歧视与压迫的地位,生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低于美国白人,这种屈辱在文化上即体现为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种族歧视。这样,一方面,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黑人自觉不自觉地向白人文化靠拢,但以白为美的意识和白人文化对黑人的拒斥,又使黑人在心灵上产生自卑与自我厌弃,很难实现与主流文化的真正认同。另一方面,黑人文化本身的众多落后成分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化地位,使得他们很难再像祖先一样固守民族文化传统。结果是:美国现代黑人及其文化游离于白人文化与非洲传统文化之间,既非此又非彼,陷入了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第二部分:文化选择的艰难跋涉。结合作品分析托妮·莫里森的探索之路。莫里森笔下的人物都生活在价值观念颠倒烙、有种族歧视印痕的社会里,面对两难的文化选择困境,他们做出了种种不同的选择。其一,佩科拉母女、维奥莉特等人背弃黑人的自尊与自我,自觉认同主流文化,造成了人生的悲剧;其二,秀拉、克劳蒂亚等人逐渐意识到自身在文化和政治上所受的压迫,希望开创一种崭新的生活,他们依附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向主流文化发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