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冬地三黄汤加用氟康唑对比单用氟康唑对肺热壅盛型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差异。了解冬地三黄汤改善氟康唑引起的消化、神经、泌尿、皮肤黏膜等系统副作用的情况,研究中医中药减轻氟康唑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中医药的运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从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间,广州市中医医院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中,收集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肺热壅盛辨证标准病例6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常规应用抗真菌药氟康唑,静点氟康唑400mg/d同时,服用冬地三黄汤汤剂,日一剂,早晚两次各100ml匀服,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纯应用氟康唑,静滴400mg/d。疗程同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同时,常规应用吸氧、止咳平喘、解痉祛痰,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消化道症状评分、心酶测定、神经系统评分、皮肤粘膜损伤评分、血常规及凝血等指标,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两组消化道反应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及对照组天门冬氨酸及丙氨转移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接受氟康唑静滴后消化道不适症状增加,并伴有轻微的转氨酶升高,与同类临床研究结果相符。治疗组服用中药后在消化道不适及丙氨酸转移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冬地三黄汤在本研究中有改善消化道不适症状及减轻转氨酶升高的作用。神经系统方面,治疗后两组神经系统评分与同组治疗前评分相比,前者有明显的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接受氟康唑静滴后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治疗组服冬地三黄汤后与对照组相比,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冬地三黄汤有减轻氟康唑所致神经系统不适方面的作用。心酶方面,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复测数据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较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是患者入组时肺部感染较重,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减退,肺功能偏差,引起局部组织缺氧,致使局部组织无氧酵解增加,乳酸脱氢酶生成增加,入组后予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后肺部感染改善,肺功能恢复,局部组织缺氧改善,乳酸脱氢酶生成减少。治疗后两组心酶指标差异不大,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考虑未出现明显的氟康唑不良反应,服用冬地三黄汤可能对改善心肌损伤影响影响不大。皮肤过敏反应方面,从本研究数据看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氟康唑过敏反应,考虑可能与入组病例数偏少,氟康唑应用时间偏短有关,适当增大样本含量及氟康唑应用时间或可得到不同结论。在血液系统方面,治疗前后两组血常规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数据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亦未出现明显的氟康唑不良反应,冬地三黄汤治疗对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大。结论观查本研究结果可发现,冬地三黄汤在本研究中有减轻氟康唑所致消化道及神经系统方面副作用的功效。在样本含量及持续时间的制约下,本研究中氟康唑未出现其他方面明显的不良反应,考虑若增大样本含量或可得到不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