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集团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并日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主体作用,同时它还推动发展外向型经济,展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理论和实际中研究对象的焦点逐渐转向企业集团核心的资金管理问题。我国受经济发展的局限,外部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健全,尤其是面对当前的银根紧缩环境。对此有条件的企业集团通过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来协调集团内资金调剂余缺,采用核算方法一致的预算管理和资金核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希望能为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供有效的建议。文章思路为:从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及环境因素入手,介绍了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概念,采用常规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深入地剖析了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结合我国银根紧缩环境,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我国企业集团运用资金集中管理提出一些建议。首先,介绍资金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概念。对资金集中管理的特点和模式进行了分析,明确论述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其次,文章进行了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从产权关系、集权与分权的体制、信息技术三方面论述了可行性。分析了资金集中管理在调剂余缺、信用等级、使用效率、防范风险和应对紧缩环境的优势,突显其实施的必要性。再次,分析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资金闲置使用效率低,这类现象在企业集团中十分普遍;二是管理过程中资金审批程序流于形式;三是财务风险因素增加;四是资金监管力度不足;五是资金集中管理成果没有实现共享。分析产生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一是企业集团传统资金管理方式落后;二是审批制度不完善;三是企业财务风险意识不强;四是总部难以监管重大资金支配情况;五是各单位对分权与集中的认识不统一。最后,理论联系实际,介绍G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的资金集中管理的措施和启示,提出完善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对策:一是夯实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基础;二是明确资金审批程序与责任;三是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四是完善集团内部监督控制;五是推行集权与分权管理制度。研究表明,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并不是适用任何企业集团的。它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企业集团的规模、目标、战略而做出相应调整。本文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当前银根紧缩环境背景,试图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理论概述入手,以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把握的“度”为视角点,通过分析资金集中管理的问题并挖掘其原因,进而尝试着探讨一些有效的对策。有助于企业集团明确本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发展定位,在外部市场紧缩条件下发挥资金集中管理战略意义,以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这也正是写作本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