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部分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包括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和一线生产工人健康状况。对象与方法在广州市10区(县级市)抽取86家中小型企业,对其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落实情况等5个方面内容。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86家企业包括21家化工厂、22家制鞋厂、9家蓄电池厂、5家皮革厂、5家玩具厂、16家玻璃厂、建材、电子加工各两家、机械厂、印刷厂、体育用品厂、家具厂各一家,基本能够代表广州市中小企业在不同类型制造业中的分布特点。86家企业经济性质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指内资企业中除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外,其他形式的非国有控股的企业,四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3:14:45:24。现场调查采用现场观察与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应急救援工作、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及职业卫生警示标识和职业防护设施设置情况等方面。通过专门的职业卫生调查组对各工厂企业职业卫生主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正确填写职业卫生调查表,由职业卫生调查组人员逐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初期调查结果,分析识别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86家工厂作业场所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并进行职业卫生学评价。在86家企业中,根据历年职业卫生工作经验,结合初步调查结果,将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职业卫生问题较重的企业类型中,按5个不同行政区域分层后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家工厂作进一步调查,并对生产一线的全部员工作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抽得的重点调查企业分别属于电池制造行业、制鞋皮革行业、玩具制造行业、铸造行业、体育用品制造行业。对生产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严格按照工人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规范,选定反映工人受危害影响程度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结果1.86家中小型企业构成:以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52.33%和27.91%;制鞋皮革行业、化工行业、玻璃饰品行业、蓄电池行业和其他行业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1.40%、24.41%、18.60%、10.47%和15.12%;少于300名生产工人规模的企业占82.56%。2.86家企业中,45家中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符合卫生标准,占被调查企业总数52.33%。71家(82.56%)企业存在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21家(24.42%)企业存在粉尘危害,50家(58.14%)企业存在噪声危害。71家存在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检测合格率为73.24%,21家存在粉尘危害企业检测合格率为76.19%,50家存在噪声危害企业检测合格率为62.00%,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超标率10.60%,粉尘检测点超标率为28.12%,噪声检测点超标率为23.81%。分析发现检测合格率与企业的经济性质无相关性,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超标率最高的行业是蓄电池行业,粉尘检测点超标率排前两位是:化工行业、玻璃饰品行业,噪声检测点超标率最高行业为玻璃饰品行业。超标率排前十位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铅尘、二氧化锰、氢氧化钠、氯化氢、二甲基甲酰胺、可溶性镍锡化合物、甲苯、乙酸乙酯、丁酮,其中铅烟、铅尘检测点超标率分别为96.97%和92.75%。粉尘检测点超标率排前三位分别:矽尘(71.43%)、碳酸钠尘(50.00%)、煤尘(40.00%)。噪声是主要的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超标率为38.00%。化学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甲苯、苯及二甲苯最为常见,铅烟、铅尘在企业中分布并不算广,但其检测点超标率却异常的高,分别达到96.97%和93.75%,所有蓄电池厂其作业场所的铅烟铅尘浓度均超标。粉尘危害以混合性粉尘危害企业最多,多为制鞋皮革工厂,矽尘是生产性粉尘当中危害最大的,其超标率达71.43%(15/21),主要集中于玻璃厂。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不重视,86家企业中,66.30%(57/86)企业未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也未指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59.30%(51/86)企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61.63%(53/86)企业未进行岗前培训;企业对职业卫生投入不足,54.65%(47/86)企业未依法设置职业卫生警示标识,67.44%(58/86)的企业未设置职业卫生辅助设施或卫生辅助设施不符合要求,52.23%(45/86)企业未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41.65%企业的通风设施不符合要求;工人上岗前及离岗职业体检率都很低,48.84%(42/86)企业无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39.53%(34/86)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各行业普遍不重视应急工作,55.81%(48/86)企业无应急预案,50.00%(43/86)未配备应急装备。4.一线生产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接触铅烟、铅尘的员工体检异常率高达79.80%(237/297),接触噪声的员工体检异常率达41.14%(144/350),接触有机溶剂员工体检异常率7.96%(59/741),接触二氧化锰尘的员工体检异常率为4.27%(10/234)。接触铅烟、铅尘、噪声及苯等有机溶剂的员工体检异常率与工龄正相关。结论1.广州地区近八成中小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2.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中小企业中分布最广,其中以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危害最为严重,蓄电池行业和化工行业是重点监管对象。铅烟、铅尘和二氧化锰是当前重点治理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3.噪声在中小企业中分布仅次于化学物,广泛存在各行业,危害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玻璃饰品行业、蓄电池行业是重点治理对象。4.化工行业和玻璃饰品行业粉尘危害严重,电焊工尘肺不容忽视。5.部分工人身体健康已受到损伤。当前,首先要重点关注蓄电池行业和接噪声危害工人的健康问题。6.企业法制意识差、职业卫生管理混乱,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7工人职业卫生知识水平低,职业行为习惯差,需要进行干预。
其他文献
公路路面的裂缝检测是公路运营后维护与保养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掀起了一股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热潮,其中,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行业的重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全球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
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采用接触角法测定2种沥青与4种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参数,分别计算出各种沥青一集料体系的粘附功和剥落功,以表征沥青一集料体系的粘附性优劣;并采用冻融劈裂试验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不规律等种种原因引起毛发的异常,过早出现的白发、脱发等毛发性疾病给工作
<正>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我们教师"以舌为耕",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
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出现在全国各地区以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环境污染问题已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单位需要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化管理体系,其基础就是要建立现代化内控体系。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始于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产业革命,主要是在美
目的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但是导致肝硬化的原因存在地域差异,国外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一些报道,但是其纳入研究的多为酒精性肝硬化,而在我国,肝硬化主要以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与脓毒血症关系是不清楚的。因此,本研究拟调查肝硬化患者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从而为预防肝硬化患者发生脓毒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3月2018年8
风险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而经常发生的现实和客观现象。风险的产生源于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对其认识的有限性,人类认识风险是因为风险通常与损失相联系。风险就是
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最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在这类群体中,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体系以及认同心理和归属心理,极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