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事业发展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是中国统计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匹配不足。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是发展统计事业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中国统计制度创新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统计制度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何为统计制度,并对统计制度的功能、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认为,统计制度是界定统计活动各相关主体的权益、约束统计活动各相关主体行为,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并保障统计活动各主体权益的一套行为规则和实施保障。统计制度具有激励与约束的核心功能,统计制度产生与发展及其功能的实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在对中国统计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统计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各项统计制度之间的变迁关系、统计制度变迁与其他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寻找中国统计制度变迁的规律。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经济增长与统计制度的变迁有共同发展变化的关系,统计制度的变迁受经济增长的影响,反过来统计制度的变迁也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作用;第二,各项统计制度变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共变关系,因而统计制度的变迁符合理论上的系统协调变迁要求;第三,统计制度变迁与其他法律制度是相互关联的,每一项统计制度的变迁都可能涉及部门法,所以在考察统计制度变迁时绝对不能将其看成一个孤立的领域。统计制度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综合分析统计制度变迁的趋势,未来中国统计制度变迁应以提高经济社会生产能力为基础,以提高统计能力为目标,由单一制度变迁向多元制度系统变迁转变,更多的考虑变迁成本。对中国统计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当前统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统计制度与市场制度不适应。统计制度没有与市场经济体制很好的契合,造成许多不适应;第二,统计制度供需不平衡。统计制度的变迁没有跟上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度并存;第三,统计制度的法律地位不高。在法律规定上及现实统计工作开展时,统计制度的法律地位明显不高,发挥作用受限;第四,各项统计制度协调性差。各层次、各类别的统计制度制定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造成各项统计制度常包含着局部利益的安排,在实施时存在相互矛盾与冲突。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应采取中央一级统计管理体制,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目前统计管理是多级化的;第二,社会生产力发展局限。目前技术方法手段无法对统计行政管理的责权利关系给出合理的核算;第三,受社会意识的影响,社会公众和行政领导对统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第四,制度供给时滞和政府垄断制度供给,统计制度变迁为政府主导型;第五,调查制度制定权、统计法律制度立法权过于分散。统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中国统计制度的运行效率分析表明,中国统计制度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对发达国家统计制度安排进行分析,从中得到启示。第一,在统计组织管理体制方面,各国应根据本国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统计组织管理体制,选择的关键在于适合本国国情;第二,统计调查制度体系取决于市场经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完善依赖于调查资料的完善;第三,统计法律制度完善应注意实施机制的健全,实施效果与国家法制体系状况直接相关,统计法律制度有效宣传有利于提高制度实施效率。在统计制度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创新和统计法律制度创新建议。第一,建立“三元”统计管理体制。综合考虑我国国情,我认为,国民经济社会基础统计工作及重点统计工作应采取由中央政府统计机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高度集中管理方式,其他统计工作由地方政府统计机构及部门统计机构根据政府和部门各自的市场需求来设置安排,形成中央、部门、地方的“三元”统计管理体制;第二,建立统计机构协调机制。建立统计咨询协调常设机构,协调国家统计机构与部门统计机构和地方统计机构之间的关系,避免政府统计工作重复和遗漏,减少制度运行成本;第三,建立独立、中立、超然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中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运行状况予以监督,对统计管理成本进行核算;第四,加强统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完善统计干部选拔机制、加强对现有统计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及引进新生力量三个方面推进;第五,构建统计调查制度基本框架。统计调查制度框架应包含普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及其他调查制度所涉及的质的规定、量的规定和调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专门机构;第六,推动统计调查方法技术创新。通过统计技术复制、统计技术创造性模仿和统计技术自主创新三个层次安排,实现统计调查从业人员统计技术能力的升级;第七,建立行政记录报告制度,充分利用行政记录,节约调查成本,减少重复工作;第八,创新GDP核算制度。建立完善、可行的服务业调查核算制度体系,对各地区GDP核算中涉及重复计算的内容做出制度性规定;第九,调整投入产出核算制度,解决资料搜集问题,解决统计核算技术问题,参照多国的成功经验适时调整投入产出核算制度;第十,建立环境资源核算制度,对环境资源投入产出进行核算;第十一,建立统计核算制度的一致性保障,改善统计核算基础条件,形成支出法GDP核算制度与其他核算制度的衔接一致关系;第十二,健全统计法律制度。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法权归一化管理,在统计法中增加统计活动各方参与者权利和义务条款,明确规定统计活动各方参与者的法定地位,增加政府统计经费保障条款;第十三,健全统计法律制度执行体系,制定新的统计法实施细则,建立完善的统计违法处罚制度,建立中立和独立的统计执法部门;第十四,建立统计制度间协调机制,以统计法律制度为基础,保障统计法律制度、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调查核算制度三者协调。
其他文献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全面展开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成为除传统存贷款业务之外的最重要领域。尤其是2013年7月贷款利率的全面
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首选药,由于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使用优甲乐的剂量有很大的差异。优甲乐是激素替代药物,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调整口
在这个网络信息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日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网络依赖的增强,网络世界形成了另一个崭新的社会领域,在这个新的领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网络发展中重要基石。社交网络具有交互性、快速性、水平性和虚拟性等特征,但是社交网络便利网民的同时也带来了公共治理的诚信危机、价值销蚀以及社会的紊乱
近年来,中国、印度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11年和2012年中国、印度将分别迈入“十二五”规划。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进行的经济改革可知,两国采用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多相
老挝解放36年来,经济社会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老挝人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好,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贫困问题,这是老挝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减
近年不少城市在短视频的推动下打造成为新时期的"网红城市",吸引网友到城市旅游打卡。短视频给城市形象传播带来新机遇,在带动城市旅游,促进海外传播等方面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了海洋高分辨地震勘探反射技术的基础理论,介绍了海洋工程勘探中主要使用的四大类高分辨地震震源——受控波束类震源(声纳)、加速水团技术类震源、挤压震源、
轨道交通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一种有效交通方式,以运量大、速度快、准时、环境污染少、安全性好等优势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大中城市的青睐。随着大城市轨道线网的逐步形成,轨道
5G将开启一个全连接、全业务的时代,核心网在5G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是全接入和全业务的使能中心。首先介绍了5G网络的4个关键技术特征:网络原生云化、网络分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