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工业城市更新进程中涌现出大量工业遗产社区,其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工业遗产社区是指,在建国后及“一五”、“二五”期间(1949—1962年),由大型工业企业统一建设与管理,为满足职工及其家属居住、生活、交往及休闲的社区。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工业遗产社区是组成工业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工业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社区具备珍贵的遗产价值,是工业城市文明发展历程的独特见证,是城市工业文化记忆保持较为完整与全面的地区之一,是城市市民和游客形成城市形象认知、进而产生地方依赖感的重要基础。目前,这些工业遗产社区在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城市更新的发展环境中,面临着大规模拆迁的发展困境,亟需开展深入研究,寻求保护与旅游利用的适宜方式。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工业遗产、工业遗产社区、价值评价等相关研究文献,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梳理遗产旅游内生矛盾理论、场所精神理论、整体涌现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期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分析工业遗产社区历史溯源、空间分布、基本特征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结构式访谈法构建了工业遗产社区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得出,工业遗产社区的价值分为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本征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情感记忆价值,功利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工业遗产社区各项价值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工业遗产社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同时注重本征价值与功利价值。本征价值中应重点发掘社会文化价值,而功利价值中应重点开发经济价值。最后,选取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沈阳市,以其作为案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沈阳市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三处工业遗产社区的价值,提出沈阳市工业遗产社区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包括:保留原址风貌,兴建工业遗产社区主题博物馆;改建特色文化设施,打造城市休闲空间;与其它工业遗产组合,形成工业遗产旅游线路;利用社区老建筑,开发旅游业配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