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家庭旅馆产品开发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家庭旅馆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主要承担接待游客的住宿餐饮功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家庭旅馆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出现了开办热潮,并已具一定规模。但随着家庭旅馆的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凸显出来。在重庆,主要的矛盾是家庭旅馆产品已逐渐不能适应旅游者日益变化和复杂的需求,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家庭旅馆产品开发过程,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家庭旅馆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为实现这个目的,本文开展如下研究:第一,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并结合统计软件分析,找出重庆市家庭旅馆产品开发现状,并对客源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重庆市入住家庭旅馆游客的最主要动机是(1)想在家庭旅馆享受美食及亲切的服务;(2)感受温馨的氛围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来放松身心;(3)参观游览附近景区景点。另外,经营者应充分关注游客的高体验性和参与性动机,主动诱发这些动机促使其转化为需求进而满足它们。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并在借鉴国内外家庭旅馆产品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出重庆市家庭旅馆产品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包括(1)重庆市家庭旅馆产品特色不明显;(2)重庆市家庭旅馆产品内容单一;(3)重庆市家庭旅馆产品类型较少;(4)重庆市家庭旅馆服务质量水平较低。原因有:(1)重庆市家庭旅馆产品开发没有紧跟游客需求的变化;(2)重庆市家庭旅馆没有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和自然特色;(3)重庆市家庭旅馆之间没能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4)重庆市家庭旅馆大体上没有提供标准化的服务;(5)重庆市家庭旅馆经营者没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三,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重庆市家庭旅馆的产品定位,让家庭旅馆今后定位于重庆市中青年城镇居民这个细分市场的心中。该细分市场的特点是一般选择周末等节假日出游,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入住动机主要是身体健康动机、文化动机和经济动机。在市场定位战略的选择问题上,应根据家庭旅馆是否属于同一旅游目的地内来区别对待:(1)同一旅游目的地内的家庭旅馆产品应采用服务差别化战略;(2)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家庭旅馆产品应采用形象差异化战略。第四,根据所依托的资源不同,将家庭旅馆大体上分为客源地依托型家庭旅馆和目的地依托型家庭旅馆。具体设计出(1)景区生态型家庭旅馆产品;(2)特色农业型家庭旅馆产品;(3)古镇风情型家庭旅馆产品;(4)三峡移民新村型家庭旅馆产品。第五,根据调查结果,构建并分析家庭旅馆的服务流程图,发现在游客用餐、就寝和进行娱乐活动时,旅馆的对客服务最容易失败,因此它们是目前重庆市家庭旅馆的服务关键接触点。文章最后总结出提高重庆市家庭旅馆整体服务质量的策略,以便有效提高重庆市家庭旅馆的顾客满意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浙江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发展的不断推进,为了避免全国"千镇一面"现象的蔓延,对浙江安吉鄣吴镇城镇形象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了解鄣吴镇的历史文化、现有产业和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然而,学生作文被动,思维禁锢,语言积累不
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伴发糖尿病,但多出现在高血压之后。我们遇到1例糖尿病表现6年后方出现高血压,以致误诊。现报告如下: 男,56岁,住院号113858。因多饮、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对于烧伤患者,能够有效预防,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减轻创面瘢痕的发生与加重,是烧伤患者的治疗重点,创面早日愈合,就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因而创面愈合时间的长短,是治疗烧
多媒体课件的色彩搭配直接决定了教学信息在教学中的传递效果。通过对理工类学科多媒体课件色彩搭配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设计相应的色彩搭配策略,以期为教
“食、色,性也”,食欲和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欲望,能最大程度上引起人类的共鸣。人类满足性欲的过程往往是以一种追逐情感满足的形式表现的,表现“性欲”的电影通常以表现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从理论上揭示了行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的联系机理,即行业集聚通过竞合关系、地域文化及生产网络促进技术进步,同时,技术进步推动了行业集聚,并通过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