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通常是指游离于银行业监管,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范围之外行使着银行类似职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子银行已经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了重大冲击,一方面它促使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改变经营模式,提高产品以及服务的创新程度,另一方面也由于其杠杆性、期限错配无形之中形成资本撬动效应,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银行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金融发展尚且薄弱的中国来说,传统银行业仍然是经济发展最大的信贷资金提供者,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数据为基础,从影子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稳健性的统计学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分别建立了面板模型以及时间序列模型来进行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阅读了国内外文献之后基于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共有七章,研究思路如下: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分析——数据来源及综合处理——实证研究及结论,据此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分析,本部分通过研读国内外有关定义、研究成果,总结影子银行的经营特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影子银行进行定义;第二部分:数据综合处理,在总结前人算法的基础上,对中国20余年的影子银行规模以及商业银行稳健性进行科学测算;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建立面板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 从本文的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影子银行的适度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实际上是有促进作用的,因而我们应当以辩证客观的态度看待影子银行的发展,既不能放纵其无限制的夸张发展,也不能过度抑制造成过大的资金缺口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引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影子银行在满足中小型企业正当经济需求的积极作用,同时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促成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地发展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良好的发展。